一
此生,怎量?
我佩服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之人,更贊嘆自如暢游的多面手,人生的短暫,更彰顯了這種多樣性體驗的寶貴。
取得上述成就之人不外乎人才或者天才,然后再加上一點時間,對于凡人來說,他們擁有再多的時間也無法企及。幸運的是,在同一的時間范圍,高度發達的交通與網絡連通了地域,一輩子沒有走出的小村莊,走入了全世界的地球村。動力帶著人們到達曾經的天涯海角,于是,平凡人得以擁有橫向的地域際別體驗,擁有更加豐富的人生,可以不斷地重塑三觀,或者依然囿于年少時期的成見。
今人勝古人?我卻感嘆,今人的世界是現實的全世界,而古人的世界是神秘的星空。
偉人勝凡人?我不言語,世界是多樣的,個體的價值不能用統一的標準衡量,除非是道德和原則。
二
此生,勘鑒?
個體雖不能以統一標準衡量,但不等于螻蟻般的生活也值得贊頌,洶涌的時間沖刷過去,又有多少軌跡遺留下呢?
小時候,期盼長大,長大了,并不如意,而立之年已在招手,有時卻莫名欣喜。是不爭的欣喜,廿余年掙扎無果,大約人生即此,所幸去一天,長一歲,就又趕去了些許時間,離終點又近了一步。多么不負責任的人生態度。
那些被湮沒的蕓蕓眾生,有多少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呢?
或許,我們生來就是綠葉,如何也變不成紅花,我們不爭不搶,襯托盛世太平,撐起亂世長城,凋零在泥濘中,讓位給后來的新葉。
可嘆,我們熟稔名流偉人的愛恨情仇 ,卻無意父母親人的誓愿遺憾。
三
此生,怎行?
常常想跳出既成設定,從上帝的角度觀察這人世。這眾生之中有幾人可得我心?
答曰,能自明其之所在,任重而行之人。
縱使我只一輕葉,也要對得住內心良知,不負風光霽月,和最多的伙伴攜手鑄就最美的風景。
暮年回首,只希望能問心無愧,倏忽歲月自己還是做了一點事情的。
是為志。
能明白自身所處之境,即能夠清晰地審視自己,知道內心的良知有著怎樣的渴望,
能夠洞察現象,窺探真理。不齊克己修身,而無貪嗔恨??芍^心如明鏡,不致隨波逐流,同流合污而不自知。
雖任重道遠,仍毅然前行,是為士。我們哭著來到世界,是早知道生命的痛苦嗎?笑著離開,是遍歷磨難始知快樂的真諦嗎?可貴的是,即是一無所知,也要摸索著前行,風雨無阻。
習德養性,修身成仁。
是為慎獨。
心懷天下,普度眾生。
是為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