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信天命,現代人也信命運。有些人還信報夢說,還有信輪回的,信緣分的,說什么能遇到的都是前輩子積了緣的。
現代青年很少信這些。但青春期透漏出的字里行間也很難免出現非主流傷感式的命運說。其實,經歷過青春期的我們都懂,那種所謂的傷感偽文學不過是情感的一種宣泄。
但是,偶爾也會想。遇到的人,好像真的有著某種緣分。哲學里有什么偶然也是一定的必然說,我所理解的是人以群分。人總按不同性格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類,那些你又愛又恨的,必定是與你性格有著不謀而合的。
我認為,信的命,不過是剛好內心的吶喊。我相信那些我愿意遇到的人。誰不是呢?
大學,時間是不長不短的四年。認識了許多親人。因為經歷過許多,共同奮斗過許多,彼此爭吵,一同歡笑。嘴上極少言歡喜狀,內心也會吶喊那是我的青春,我的成長。
曾經埋怨他們怎么是這樣那樣的人。現在會想,沒有人只是這樣那樣的人。過去總是不成熟的,也是相對自我的,人內心總是先愛自己的,然后才懂得欣賞別人。過去沒有看到的,往往是他人的優點。
看著我們大學四年里一起奮斗過的歲月,因為時間不長,所以,我們有著同樣的故事。看著你們的照片,我感受了同一個青春的味道……
我是很念舊的。對于過去,美好的一切,很舍不得放開。我們的照片里,保存著當初一心一意奮斗的笑容。不管是不是我最初幻想的樣子,那,就是我愛過的青春大學。
不足一年便要離開,有些人活在了生活中,有些人活在了微信中,有些人偶爾出現了關心,有些人也在默默地關注與被關注著。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現實基礎,總是難以維持的。我們的生活,總有那么一些人群,彼此靠著好久不聯系的幻想過活,存活是虛擬空間的好久不見的一次問候,這樣的關系是難以維持的,距離產生不了結果的美。
于是,我更認同,本就不聯系的,本就不應再聯系。不打擾,也是最好的溫柔。
所以啊,什么命不命運,那本來就是你急切想實現的愿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