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驢友講,爬嵩山,有近300條小山路可以到達峻極峰。去老母洞,也有N條,每次由鄭州回到老家,都要陪姐姐們去老母洞上香,主要是說說話,鍛煉一下身體。
老母洞是一座天然加人工鑿成的石洞,洞內供奉的是觀音菩薩像,通稱“觀音老母”,因稱此洞為“觀音老母洞”,簡稱“老母洞”。
今秋,在農歷十月一之后,我匆匆回到老家,與姐姐們一起先給父母送過冬錢,到達墓地時,首先看到父母墳頭的墓碑,這是大哥的付出,墓碑及簡約又時尚,墓碑的矗立,標志著父母的團聚。如有來生,依舊依偎在您們的膝下。
看過父母,我與三個姐姐,按常規(guī),開車到嵩山腳下,路的盡頭,走野路上山。走野路,有幾個好處,主要是人少空氣好,不用買票,保護關節(jié)等。
繼續(xù)向老母洞出發(fā)。
嵩山楊樹
爬山途中,不同視角,步步有景,夕陽下的嵩山楊樹,三五成群,也挺拔也滄桑。
橡樹
沙梨樹
野草與紅葉
野菊花
同一框中,近端的是黃色,遠處的是黃中泛紅,每次看到山野菊花,就會傷感,就會浮想久遠的過去。
水沙
旱地蘆葦
已是初冬,蘆葦?shù)娜~子顏色各異,只是構樹葉依然綠的有生機
山路
山風拂面,也帶走了楊樹葉
像是薔薇的果實
紅葉慢慢老去
松柏,蔥蔥蘢蘢,滿樹的種子,點綴著山景,繁衍生息
有內涵的山景
自然相框
夕陽余暉,撒向嵩山茅草叢中
紅葉記憶著秋色
綠色作陪,夕照下,茅草也挺拔
仰視紅葉
滿地落葉,證明著冬的到來,樹旁的山石,正是我們每次爬山途中休息的地方
個性生長
橡子樹苗的葉即將融入紅葉中
大姐,表情堅毅,在謀劃小孫子的培養(yǎng)藍圖
三姐,凝視遠方,是期待,是思念,更是希望
二姐,沐浴樹間隙透漏的夕陽,暢想祈禱下個月的好結果
野路的盡頭,有一片竹林,每次爬山到此,都會心曠神怡,雖然滿身大汗,瞬間會覺得渾身輕松,看到竹林,就知道老母洞到了
簡介
維修中的老母洞園子,原來這里是個門,通往院外,如今已經封閉,不知墻外種植的蔬菜,命運如何
老母洞的鐘樓,很有文化感
傍晚,嵩山山門售票處,路燈下的紅葉,默默守護嵩山的監(jiān)控
每次爬山,每次感悟,每次上香,每次愿望,愿父母健康,雙親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