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迫使我時常一心兩用,許久未曾安安心心的欣賞一部電影。
感恩,隨意落下幾筆。
舅舅小牧,跨性別女友凜子,侄女小友,三人如何生活在一個屋檐下。
被單親母親隨時拋棄寄宿在親戚家的社會問題,變性人的禁忌話題,青少年疑惑同性感情,生理教育,雜糅在其中。
本該跌宕起伏的劇情,本該扣人心弦的激戰(zhàn),本該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苦情,毫無蹤跡。
節(jié)奏平緩,卻溫暖,甚至處處見到日本人的拘謹克制。最為尋常的生活寫照,卻能讓觀者不自覺落淚。
我驀然發(fā)現(xiàn),能讓諸如無可逆轉(zhuǎn)的問題有所突破的,不是歇斯底里的吵鬧,而是溝通與理解。
有一幕,年少時的凜子告訴媽媽,我想要胸部,媽媽思量許久,寬慰道:“說的對,你是女生。”爾后,媽媽無條件守護他變性,甚至用毛線織了一對可愛的乳房填充在Bra里送給凜子。
正是媽媽的豁達通情,往后的凜子才能優(yōu)雅端莊,性情里毫無乖戾,也無對世俗的偏頗憤怒。
有一幕,小友問舅舅:“媽媽是不是又拋棄我了?”舅舅耐心解釋道:“她只是搞不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否定,沒有哄騙。那一刻,有些動容。
小友的境遇同德國電影《Jack》里的小男孩頗為相似,連同結(jié)局。單親母親為愛情隨時拋下孩子跟不同的男人私奔,待窮盡所有才回到孩子身邊。
旁人瞧著很是心酸,恨極了自私的媽媽,可孩子不同,縱然被再三拋棄,可最終仍舊在媽媽回來的那一刻釋然。
小友的釋然尚可以解釋,或許是凜子同舅舅的善良耐心所致;可《Jack》里的釋然,沒有旁人的引導,我想歸咎為,八歲孩子本心的愛。
聽朗讀者計劃里,王子文曾朗讀一篇《看人,要看他失意時如何安放善良》。彼此的相互理解,不求旁人施以援手,只求不落井下石。這個浮躁的社會,失意的人太多,憤怒的人也不少,稍有不如意便動輒暴力。
而圍繞凜子展現(xiàn)的那一個安放愛與釋然的小世界,母慈子孝,天倫之樂,比及所謂的正常人,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