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hole ?管理/職場
整理一整年的資料,發現一整年下來做的工作計劃不少,用的計劃工具也不少。但,更換的頻率也是不低的,甚至還有不到一個月的嘗試,比如用了一個叫做“業務筆記”的軟件來記錄客戶管理,最后不到一個月就放棄了。
我想,一瞬間的念頭,我們所謂的“三分鐘熱度”,大概是這世上最不缺的東西了吧。如果一個人只盯著今天而從不想明天該怎么辦,那他只能被時間追著跑。
要怎么才能持續地做好一件事?不論是寫書,教課,見學生,寫論文,做個好家長,答案都是:做好周計劃。
“人們常常忽視他們計劃和日程的整體性。而我知道我每天的每個小時都應該做什么,我知道每周的每一天應該做些什么,而每月的每周又要做什么”
看到這兒你估計要翻白眼了,聽著多狂妄啊,其實這比你想的簡單多了。做到這種程度,其實只需要每周一早上的短短一個小時。著名效率專家卡爾是這樣總結他的經驗的:
“每周一我就列好了一周的計劃,定計劃之前我會過一遍我的收件箱,工作筆記,日歷,然后試著定下來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我把這些重要的事記在email里,然后發給自己,標記成未讀郵件,這樣我每天查郵箱時都能看見它,然后一天多提醒自己幾次,我就會記得很清楚。”
一項研究表明,人們對時間的使用,在有計劃時會比無計劃時更加明智。
“研究對印度的CEO們做了初步分析,發現公司的銷售額和CEO工作的時間成正相關。更有趣的是,CEO在計劃好的事項上花的時間越多,公司得到的結果就會越好。規劃好的時間遠不止那些花在會議上的時間(盡管開會的確能提高銷售),更在于CEO們有限而珍貴的時間上,做好時間分配往往能讓效率提高許多”
而這個,是我堅決要求減少我的事務性工作解放雙手聚焦大腦的直接原因:這是對團隊負責,更是對公司負責。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讓這周的任務在腦海中過一下是不夠的,把事情寫下來總會讓你更傾向于按計劃一一做好。
至于怎么把寫下來的計劃用一種你熟悉并且習慣的方式進行提醒和踐行,那就仁者見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