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漸還在高中讀書,隨家里作主訂了婚。未婚妻并沒見面,只瞻望過一張半身照相,也漠不關心。兩年后到北平進大學,第一次經歷男女同學的風味,看人家一對對談情說愛,好不眼紅。想起未婚妻高中讀了一年書,便不進學校,在家實習家務,等嫁過來做能干媳婦,不由自主地對她厭恨。這樣怨命,怨父親,發了幾天呆,忽然醒悟,壯著膽寫信到家里要求解約。他國文曾得老子指授,在中學會考考過第二,所以這信文縐縐,沒把之乎者也用錯。信上說什么:“邇來觸緒善感,歡寡愁殷,懷抱劇有秋氣。每攬鏡自照,神寒形削,清癯非壽者相。竊恐我躬不閱,周女士或將貽誤終身。尚望大人垂體下情,善為解鈴,毋小不忍而成終天之恨。”他自以為這信措詞凄婉,打得動鐵石心腸。誰知道父親快信來痛罵一頓:“吾不惜重資,命汝千里負笈,汝埋頭攻讀之不暇,而有余閑照鏡耶?汝非婦人女子,何須置鏡?惟梨園子弟,身為丈夫而對鏡顧影,為世所賤。吾不圖汝甫離膝下,已濡染惡習,可嘆可恨!且父母在,不言老,汝不善體高堂念遠之情,以死相嚇,喪心不孝,于斯而極!當是汝校男女同學,汝睹色起意,見異思遷;汝托詞悲秋,吾知汝實為懷春,難逃老夫洞鑒也。若執迷不悔,吾將停止寄款,命汝休學回家,明年與汝弟同時結婚。細思吾言,慎之切切!”方鴻漸嚇矮了半截,想不到老頭子這樣精明。忙寫回信討饒和解釋,說:鏡子是同室學生的,他并沒有買;這幾天吃美國魚肝油丸、德國維他命片,身體精神好轉,臉也豐滿起來,只可惜藥價太貴,舍不得錢;至于結婚一節,務請到畢業后舉行,一來妨礙學業,二來他還不能養家,添他父親負擔,于心不安。他父親收到這封信,證明自己的威嚴遠及于幾千里外,得意非凡,興頭上匯給兒子一筆錢,讓他買補藥。方鴻漸從此死心不散妄想,開始讀叔本華,常聰明地對同學們說:“世間哪有戀愛?壓根兒是生殖沖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