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去電影院,今天約了人一起吃酸菜魚,然后去看電影《擺渡人》,朋友說看《擺渡人》純粹是為了看梁朝偉,嗯,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梁朝偉,還有就是這個電影的名稱《擺渡人》。
其實電影沒什么好去描述的,有2個點讓我印象很深。
第一:小玉在拼酒的時候跟陳末說:我不是在拼酒,我是在拼命。突然發現一個問題,我的整個人生,好像從來沒有為什么事情拼過命,如果硬要拿一件出來,那就是高三有一段時間,也僅僅了其中一段時間有為了成績拼的感覺。而如今,這種動力越來越少,我當然會去做,但是從來沒有小玉這種什么豁出去,就是為了能做成這件事的狠勁。有時候很羨慕那種每天都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的人,做什么都很有動力,整個人像永不止停歇的發動機一樣。最后,小玉憑著這股子勁贏了,其實我在想,小玉到底是為了馬力還是為了自己?她當然為了馬力,為了馬力能不被看低,為了馬力能重新站起來;她更是為了自己,為了給自己這么多年為馬力的付出,為了給自己一個放棄的理由為了讓自己能走出馬力的影響圈。她學會了擺渡那個新娘,也學會了擺渡自己,她已經累了,一個人累到極致的時候,其實也就好了,然后她沒有消息了。
第二:陳末在最后說的那段話,把何木子留下來的遺物全部都封在那輛車里面,即使有留念,有不舍,他放下了。其實在我看來,陳末是最需要擺渡的人。陳末在擺渡第一個被初戀男友拋棄的太妹說:緣分就好像這冰,你越用力,它越扎手,到最后你以為你抓住了,其實什么都沒有。陳末與何木子有很好的緣分,然而這段緣分隨著陳木子的離去消逝了,他依然放不下到聽到那首歌就心跳爆表。陳末在擺渡第二個被新郎逃婚的新娘說:你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他,那48小時以后呢?你還會想著他嗎?我想,如果陳末不去那么熱衷的擺渡他人,那他每天滿腦子想的都會是何木子吧。每天,陳末在跟不同的人講不同的道理,感同不同的人的感受,其實那是因為他對這種感情的傷痛感受的最深,所以對他來說,感同身受其實他自己比這些人更痛。
10年的時間,我想陳末應該擺渡過了很多人,每一次的擺渡經歷都會讓他更深切的體會到放下是可以怎么做到的。10年,陳末終于擺渡了自己,到達了彼岸,可能他把何木子也帶到了彼岸,因為放下并不是忘記,只是一個學習過程,放下讓你可以坦然的去面對新的挫折與不愉快,你只要會學習就可以了。
擺渡他人其實也是在擺渡自己,因為,我們說出來的那些話,不僅僅他人聽得到,我們自己也聽得到。做教練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受,其實被教練者的那些問題和他們的答案,我們也是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有用的東西,而作為教練的感悟可能更深,因為作為旁觀者,我們更理智,更清醒。
其實我們都可以作為擺渡人,擺渡他人,也擺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