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8年春拍總結之二】從高價榜單看中國書畫為何持續被“蠶食”?
哪個板塊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領頭羊?亦或說是對季度成交總額貢獻最大?
四年前回答這個問題時,中國書畫以當仁不讓的姿態繼續領銜,縱然瓷器雜項的收藏群眾頗為不滿;但從三年前開始,書畫板塊似乎進入到了一個魔咒中,超天價的價格頻頻出現、占據媒體絕對的聚焦燈,但是其市場份額卻在步步萎縮,終于在2017年秋拍季,從拍賣成交數據來看,瓷器雜項的市場份額首超中國書畫稱王。
中國書畫板塊2018年春拍高價拍品集錦
然而,中國書畫并未“止步”于此,從2018年春拍季征集開始,每一個拍賣行的業務員都背負著壓力,一方面是來自于市場對于生貨好貨的需求日益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在今天的經濟形勢下從委托方手中征集。
果不其然,以雅昌藝術市場檢測中心統計數據來看,在所選取的193家樣本拍賣公司的259場拍賣會中,共計有627個專場的標的顯示:2018年春中國書畫板塊共計上拍78000余件標的,這一數量僅為2015年春拍的50%。
最終的拍賣結果顯示,僅有33000余件標的順利成交,總成交額為91億元左右,占據全季度藝術品拍賣市場份額的34.11%,而瓷器雜項則是以45.82%的份額穩鎖第一。?廣交藏友 要積極參加收藏組織,參加收藏會所的學習,這是一條少走彎路的捷徑。藏品想送拍一線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可詢一七六、三五0七、四四五六
北京保利書畫超級夜場拍賣現場
其實早在拍賣之前,北京保利拍賣執行董事趙旭就說到,本季度的拍賣中北京保利標的數量調整力度最大的就是中國書畫,減量高達50%,據統計,北京保利本季春拍中中國書畫共計有8個專場930余件標的,其中5個日場4個夜場。
中國嘉德大觀書畫珍品之夜現場
中國嘉德拍賣更是嚴格控制“大觀書畫珍品”夜場的數量,本季這一夜場僅有110余件標的上拍,是這一夜場最高峰值時的55%左右,但在日場的部分,中國嘉德則是延續了以往對于私人藏家的挖掘,繽紛集以及其他私人藏家珍藏專場的高成交率成為中國嘉德本季春拍中的亮點。
2013年春-2018年春中國書畫上拍數量及成交額變化圖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以雅昌藝術網所統計的近五年來中國書畫板塊上拍數量來看,五年九季的拍賣中,從2016年春拍開始縮量就成為拍賣行自發調整的動作,成交數量平均在37000件左右,其中2017年秋拍時成交量為近三年來的最高,達到41000余件,一度給人以藝術品市場雨后春筍般的希望,這一季度的總成交額也達到了154.7億元,僅次于2013年秋拍季的177.7億元,當然,這也是得益于本季度超高價拍品的出現,僅在秋拍季中國書畫就有12件超過億元成交的拍品。
隨即,進入到2018年春拍季,這股“小火焰”稍稍遇冷,成交數量和成交總額跌破近五年來的新低,總成交額尚未突破百億元。
2013年春-2018年春中國書畫市場份額變化圖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而隨縮量帶來的必然是成交總額的降低,以及整個中國書畫板塊市場份額的降低,在雅昌藝術網所統計2013春-2018年春中國書畫市場份額圖中,2018年春拍僅為34.11%,整個市場份額再度遭遇“蠶食”,較之2013年春拍更是下降了近四成。
雖然整個中國書畫板塊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的縮小,但依然并未影響在各自拍賣公司的份額地位,我們也統計了本季中國書畫板塊總成交的排行榜,其中標紅的部分為中國書畫板塊總成交占據本公司超過了一半以上的份額。
2018年春拍中國書畫板塊成交排行榜(十個席位中有一個屬于西泠拍賣)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其中可以明顯的看到,除了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香港兩家海外拍賣行之外,在中國大陸的這幾家重點拍賣公司,書畫依然是他們的強勢板塊。
北京保利拍賣本季度拍賣中古董珍玩與現當代藝術表現也較為突出,尤其是瓷器雜項,幾乎可以與中國書畫平分秋色,這也是大陸地區唯一一家書畫份額不超過總成交一半的拍賣行。
當然,我們有必要觀察一下中國書畫份額縮小的原因,縮量之外,以中國書畫市場“二八定律”來看,高價拍賣數量少以及成交率低也是主要原因。
2018年春拍中國書畫拍賣成交單件超過2000萬元的拍品一覽表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首先來看順利成交的高價拍品部分,在雅昌藝術網所統計的2018年春拍中國書畫拍賣成交價超過2000萬元的有47件,需要注意的是,同比2017年春拍,超過1000萬元以上成交的拍品就高達140件。
宋《漢宮秋圖》 1.242億元 北京保利
億元價位方面,本季度中國書畫僅有5件超過億元成交,分別是中國嘉德拍的1.265億元的李可染《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北京保利拍賣1.242億元的宋《漢宮秋圖》、1.035億元的傅抱石《琵琶行詩意》以及北京匡時拍賣1.035億元的崔如琢《春雨瀟瀟》,港澳臺地區則是香港蘇富比1.47億港幣的錢維城《臺山瑞景》等。
2017年春中國書畫板塊價格區間分布表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同比2017年春拍,僅在超過億元成交的部分就有9件,其中中國境內占據5件,僅是3.45億元成交的黃賓虹《黃山湯口》就堪比本季度億元書畫之和。
但在5000萬元-1億元之間成交的拍品,同比兩季度,2018年春拍以12件略勝一籌,2017年春拍是為9件。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本季度春拍中一些高估價拍品的流拍,也是造成這一板塊總成交額不高的重要原因,更令人直呼可惜的是,往往是在估價的前一口因無人應價遭遇流拍,集中在5000萬元附近的拍品數量較多。
對此,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副總裁兼中國書畫部負責人郭彤也直言,他們也注意到一些估值偏樂觀的作品在疲軟的經濟走勢背景下遺憾流拍,造成夜場成交比率的下滑。
經濟環境和估價之外,古代書畫的部分則也是因為拍品本身的原因造成了流拍,尤其是在鑒定這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專業中更是如此。
但同時,我們也關注到一些日場方面的活躍,即品牌性或者特色小專場為本季度拍賣增光不少。
2018年春拍表現突出的“小專場”
(數據來源\制圖:雅昌藝術網)
雅昌藝術網也特別統計了本季度春拍中表現突出的5個小專場,包括北京、杭州以及廣州等地區,他們共同的特點在于高成交率和現場的高頻次競價率,最終的成交總額也是令人驚喜。
傅抱石 《浪淘沙》34×45.5 cm 632.5萬元 中國嘉德繽紛集-聚焦私人收藏專場
諸如中國嘉德拍賣中繽紛集-聚焦私人收藏專場,歷來是日場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夜場”,280件的上拍量,成交率高達89.64%,成交總額更是達到了8919萬元。另外一個百分百成交的專場是馬氏父子珍藏文翰專場,70件標的最終是斬獲了2301萬元。
“日場的活潑競價以及高成交率則說明低價位興趣版塊的作品仍然有足夠的市場活力。”郭彤說到。
啟功 《蘭竹圖》 483萬元 北京榮寶啟功作品專場
和中國嘉德拍賣同屬一類的品牌專場,當屬于北京榮寶拍賣的啟功作品專場,啟功曾經和榮寶齋歷次合作,生前在榮寶齋舉辦了大量的展覽和藝術活動,一直保持有良好的互動,本季春拍中,北京榮寶征集到47件啟功作品,包含書法和繪畫等,最終全部成交,獲得3101萬元的成交總額。
吳湖帆的紅顏知己周煉霞
另外一類則是名人舊藏專場,比如廣東崇正拍賣的倩庵癡語專場,收錄的是吳湖帆與紅顏知己周煉霞之間的“情愫”,自然吸引關注,57件拍品百分百成交,亦斬獲了5712萬元的成交總額。
西泠拍賣推出關良家屬舊藏關良及關良上款書畫作品專場
剛剛結束的西泠拍賣亦有如此的專場,關良作為一位畫家本就受到市場的追捧,此次推出的關良家屬舊藏關良及其上款書畫專場中,不僅有關良本人的書畫作品,亦有關良與友人之間的情誼見證,此類充滿情趣、藝術價值頗豐的專場自然成交率不低,58件作品僅有3件流拍,總成交額為1041萬元。
對于拍賣行而言,能夠征集到此類專場的作品,無疑是錦上添花,來源出處以及藝術品位均為上乘,自然有不錯的市場回饋。
進一步來看中國書畫板塊中的細分,包含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其中當代書畫部分則會在系列專題【2018年春拍藝術家榜單】中著重推薦,此處不加贅述。
首先來看古代書畫板塊,正如上文所言,古代書畫的鑒定是影響其價格的重要原因,2018年春拍季中這一部分最明顯的感受亦是如此,相比較于明清時期的書畫作品,由于離我們相對比較近,更有民國時期的出版著錄等可查,且作品品相相對較好,尤其是在美術史地位中地位頗高的“明四家”以及“清四王”的作品備受關注。
對于新入場的書畫收藏家而言,古代書畫的部分他們多數是從清代四王的作品開始收藏,鑒定和作品數量,以及藝術風格等都相對比較容易理解,而隨著他們對于古代書畫的認識越來越深,有相當數量的人會進一步的往前走,比如宋元書畫在前兩年的大熱就是體現,今天的藏家也越來越熱衷于年代更為久遠的作品,甚至是唐時期等。
拍賣行在征集的過程中,也是不斷的去探索,希望找到基本無疑的古代書畫作品,但收藏家在認知過程中依然存在偏差,導致了本季春拍中幾件不錯的古代書畫出現流拍的情況,據業內人士分析,對于作品的鑒定爭議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錢維城 《天山瑞景》 1.47億港幣 香港蘇富比
當然,本季古代書畫拍賣中,依然有表現不錯的藝術家出現,例如清代畫家錢維城,錢維城雖然投身科舉,但其繪畫技術高超,也時常奉命作畫。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幅收錄于《石渠寶笈續編》的《天山瑞景》是以1.47億港幣成交,是為錢維城歷年來第二高價的作品;中國嘉德春拍中,錢維城十二開《花卉冊頁》憑借拍賣前僅180-380萬元的估價成功吸引眾人的目光,果然,最終是以6670萬元的高價成交,這也成為本季中國嘉德古代書畫最高價的作品。
錢維城 《花卉冊頁》(十二開) 6670萬元 中國嘉德
錢維城早逝,所傳世的書畫作品除了宮廷舊藏之外,可供市場流通的少之又少,僅有的若干件作品,包括至今占據錢維城成交紀錄的《雁蕩山圖》和《臺山瑞景圖》等是溥儀兄弟等從宮中所盜。
近現代書畫的部分,則因為年代更近,在鑒定方面雖沒有大的疑義,但今年初所曝光的偽作事件還是令人震驚,也對行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耳熟能詳的書畫大家作品上,更是如此。
李可染和傅抱石
當然,整體來看,本季近現代書畫依然是書畫板塊的排頭兵,2件超過億元的拍品其實也代表了近年來市場中的熱門藝術家:李可染和傅抱石。
李可染 《秋山圖》 9200萬元 廣東崇正
其中,中國嘉德拍賣1.265億元的李可染《千巖競秀萬壑爭流》成為本季最高價拍品,隨之高價拍品的帶動效應即實現,在廣東崇正春拍中,李可染作于1963年的《秋山圖》以不負眾望的9200萬元成交,也是本季珠三角地區最貴的書畫作品。
傅抱石 《琵琶行詩意》 1.035億元 北京保利
傅抱石作為近年來毫無爭議的熱門藝術家,早在2106年春拍時,其2.3億元成交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就助其成為高價藝術家。在本季度拍賣中,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均有傅抱石的小專題上拍,數十件傅抱石精品上拍,其中最高價是1.035億元成交的傅抱石《琵琶行詩意》。
陸儼少 《羅浮新顏》 7130萬元 上海嘉禾
另外一個在本季度創造個人最高價紀錄的藝術家是陸儼少,憑借上海嘉禾拍賣中7130萬元的《羅浮新顏》,需注意的是,陸儼少早前的紀錄是在14年前北京翰海春拍中百開選六的《杜甫詩意冊》是以6930萬元成交,此次紀錄的刷新,雖然陸儼少未能進入到億元俱樂部中,但也是對于陸儼少市場價值的認同。
其中,在近現代書畫的拍賣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大名家之外,亦有很多在彼時藝術成就頗豐但尚未被認知的畫家,其作品的單價遠遠未及他們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對于他們的挖掘尚需努力。
誠然,2018年春拍對于中國書畫而言,是稍稍冷卻之后的思考期,對于藏家而言,可以稍停下腳步去感受藝術家在當時的創作心境;對于行業而言,是熱而不燥,但更需要反思,在拍品趣味、估價、市場把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