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羨慕什么呢?


01

不怕被大家笑,沒開公眾號之前,在微博上看到那些以文字為生的博主動不動就說被編輯催稿、熬夜寫稿之類的事情時,滿心羨慕。當初我以為能以寫作為生,簡直是最好的工作。曾在無意間看到柏邦妮在魯豫有約的訪談,她說寫不出來時拿頭撞墻, 磕出血也就寫出來了。我當時的心理就是,磕得血流成河我也愿意。

然而,如今從事寫作相關的工作,才明白寫作真的不是我想的那樣:在點了香薰的房間里,放著輕音樂,有只貓蜷縮在腳邊,思緒源源不斷地從指尖流出,在電腦前從白天一直寫到日落。然后再去廚房,打一盆奶油,做一烤盤的泡芙,煮一壺紅茶。就這么不緊不慢,假以時日一本小說就寫出來了。

可現在的真實情況根本不是此前文藝小清新的幻想日常,而是充滿了一分鐘恨不能掰成兩半花的焦灼,大量的閱讀、觀影全都成了工作,吃外賣時都要拿手機刷刷新聞熱點,更別提騰出時間做飯了。熬夜通宵變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就算把頭磕破,寫不出來時文檔里的字依舊停留在不到兩行。

經常聽到各種羨慕別人的話,甚至是自己,“哇,好羨慕你......”之類的話動不動就冒出了出來。盡管我們總說要珍惜所有,可看到別人生活的光鮮和熱鬧,自己卻無法擁有的情緒都變成了羨慕。而有一個現象是,大家總認為別人擁有的都是好的,包括那些正在被別人羨慕著的人,好像沒有一個人對自己的生活滿意。



02

從小到大一直在爸媽的庇護之下,直到結婚、生子,生活波瀾不驚的表姐,經常說羨慕我:你能靠自己在外打拼謀生,可我什么都不會。

在她眼里我獨立又自由。

我剛來北京時,每天通勤上下班要花四到五個小時,在大興區和朝陽區之間往返,每天在地鐵里被擠得像沙丁魚罐頭。當時在藝術區做高端藝術品的銷售,因為要在展廳接待年消費百萬以上的 VIP 客戶,所以每天都得妝容得體,踩著細高跟兒不止八個小時,晚上回到家腳腫得脫不下鞋。

當時的公司到地鐵站大概兩公里,一次下雨沒帶傘,為了省錢就沒打車,見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眼睛一閉就沖進了雨里。結果整個周六日獨自在出租屋內發了兩天的高燒。我想她不會想要這樣的生活。

我們都覺得自己羨慕的那些人是在金字塔的上一層或者頂端,而當你仰望別人的美好時,下面還有很多人正在羨慕著你。包括那些你以為在自己上面一層的人。

我和朋友聊起這個事情,他說,她是羨慕你能有自由的選擇。

我說,我不想要自由,盡管拿走,換我去過她那種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生吧。

當然沒有這種可能。很多時候羨慕的情緒不過是一種精力上的無謂消耗。于我于她都是如此。

她只羨慕我自由的一部分,斷然不愿意選擇我艱苦謀生的部分。盡管對家長里短、妯娌婆媳之事恨之入骨,也無法使她放棄過慣了的安逸生活。

所以人們往往羨慕的都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嗎,還是只愛它的光環和表面?那些羨慕很可能只是一場即興表演,這其中并沒有一種熱切盼望。通常他們對自己羨慕的事物所做的努力也只停留在羨慕,并沒有什么其他的改變。我的表姐不也如此么?

既然覺得別人的工作好,得到的比自己多,認為活得自我一點更快樂,那為什么不朝著那個方向走呢?

羨慕別人的好身材,那就合理飲食,鍛煉健身。

羨慕別人的學識談吐,那就靜下心多讀多思考。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就能獲得幸福。那些看起來燦爛多彩的人生,背后隱忍不發的艱辛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朋友圈還有分組可見呢。

有時我會想,與其一味地與人比較,對別人的精彩人生艷羨不已,不如借鑒別人成功的過程。



03

一直很迷一個青年作家。她看到一篇關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文章,提到了他的媽媽,一位單身母親,白天照顧孩子, 清晨起床學習法律,非常刻苦,最后獲得了成功。她說看到這,自己也想成功,后來便立志寫小說,2015 年她的小說出版了。我是羨慕她的,這多少也激勵了我。

去年她在微博上發的新年計劃之一是要看 100 本小說,我暗暗記在了自己的計劃表上。如今一年過去,我雖然沒有看完 100 本小說,但那些因為羨慕她的才情而看書學習的積累,對我現在能從事文字工作是有很大幫助的。

也許你無法做到和別人一樣好,但是“不用變得偉大,起碼用偉大來估量自己一次”,怎樣都好過一味地抱怨不如別人。羨慕如果是一種動力,那么它應該讓你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有所改進和成長。而不是把別人的好,變成折磨自己的刑具。

總聽人說,我們的眼里裝滿了別人的幸運,自己的天賦又裝在他人眼里,很多人都是這樣。專注在自己已擁有的東西上,也許能讓生活具備更多的可能性。


不用變得偉大,起碼用偉大來估量自己一次。



本文為張小島的正經原創

喜歡請來看我的V信賬號:張小島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