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那么女兒是母親上輩子的什么?情敵嗎?
顯然不是的,蔣方舟母女的關系已經足以證明了?雖然對于蔣方舟和她母親的被外界稱之為變態的母女關系,我并不是十分理解,不是不理解那種過于親密的母女關系,而是不能理解被外界稱之為“變態”。
如果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過于親密而被詬之為“變態”,那么,中國大多數的父母與孩子之間有隔閡才應該被稱之為“正常”嗎?
其實,我并不覺得父母與孩子之間一定要以某種固定的行為模式來相處才是“正常”的關系。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所以,每個父母都要有跟自己孩子相處的方式。
不過,我還是十分佩服蔣方舟那種把自己剝開給自己看的勇氣。雖然,我也喜歡這樣剖析一些關系,但是,我并沒有勇氣直視那樣諂媚而又鄙夷的自己。
直到我第一次讀到《名人傳》,大概她就是序言中說的那種人:
惟有真實的苦難,才能驅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難;惟有看到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惟有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才能挽救一個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蔣方舟雖然沒有挽救一個民族,但卻拯救了自己。挽救了和母親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自古以來都提倡“愚孝”的民族,不過,到了我們這一代,那種父母和子女之間板上釘釘的關系就變了味。
我每次跟朋友提起我爸都說的是“我家老武”,不論是視頻還是從學校回家,見他第一面叫的總是“老武”。
很多朋友對我和我爸的關系都是懷著一種不解的,因為中國的傳統觀念就賦予了他們“老爸是一家之長,怎么能夠直呼其姓呢?”。相對于這種想法,我也一直不能理解。我之所以稱我爸為“老武”,就是因為我和他之間的父女關系并不是死板的誰一定要遵循誰的命令,而是,互相影響的,我不敢說這樣的父女關系會讓我們變得更好,但是,至少不會更差。
仔細想了想,我和我爸的關系變化大致分了三個階段。
十歲之前,我一直是聽話且勤奮的。當然,那種聽話和勤奮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在細細的柳枝的鞭策下不得已而為之。我到現在還是能記得別人家的孩子在學兩位數的乘法時,我就時常因為做錯了三位數乘三位數而挨揍了。
你可能會說怎么能打孩子呢?這樣是不對的。嗯,這樣的確是不對的,但是,對于當時望女成鳳的我爸除了這樣別無他法。
第二個階段是我十歲到十七歲,這個年齡段是帶著對老武的仇視,以及我的各種反抗走過來的。我之所以仇視他,不是因為他揍我,也不是因為他讓我提前學會的各種獨立,而是是因為他把我一個人留在外婆家。
其實,我并不知道當時年幼的自己會有那么要強的自尊心,當自己像一個物品一樣被寄存在別人家之后,我內心寄人籬下的感覺極其強烈。相比起蔣方舟的諂媚型人格,我更多的是反抗,堅決不會向不喜歡我的人討好(當然也包括了外婆家不喜歡我的人),這大概也是造成我看起來不好相處的原因之一。
我對自己那段時間的記憶尤為深刻,因為對不喜歡的人的討厭,對自己寄人籬下的不堪,還帶著對我爸的仇視。
之后的反抗是出現在初中,就是被人們稱之為“青春期”的那段日子。談戀愛,喝酒,淋雨,吵架,成績一落千丈,年幼的我跟所有叛逆的孩子一樣,開始了自己傻的可憐的反抗之路,其中最過分的大概就是我休學三次揚言不再上學,當然每次都以打臉告終。
這段時間和老武的關系幾乎是跌至冰點,即使帶了手機也不會給對方打電話。盡管他一心想讓我變得更好,但是,不論他怎樣做,我就是要反著來。我甚至一度以這種反抗引以為傲,現在想來卻是可笑。
十七歲,大概是青春期的轉折點。我特別清晰的記得當時看報紙,一篇文章寫的是:
人生就是周一到周日,每一天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周一的時候就是要好好學習,如果你在周一的時候沒有完成任務,卻去做了周二戀愛的任務,那么,你余下的幾個階段都將為此而付出代價。
然后我開始不再反抗老武,彌補我的“周一”,也彌補我家老武。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我跟老武的關系除了血緣上的父女關系,更多了朋友,哥們兒的關系。
高二我十八歲生日的時候,老武去接我出去慶生,從我出了班級那一刻開始牽著我的手,直到見了班主任還是牽著我的手,一直牽著我的手走。那時候同班男生都以一種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突然就感覺真是幸福呀。當然,這是老武暖心的地方。
此外,也不乏傻到令人無語的時候。
老媽生日,我家老武不在家,我在學校。我給老武打電話告訴他:“我一定要回家給我老媽過生日,你一定要想一個理由讓班主任一定要給我批假條,理由不能太扯。” 最后老師給我批假條的時候十分驚慌的告訴我:“趕快回家,你爸爸就一直說一定要讓你回家,我問有什么事,他話都說不清了。” 這大概是班主任最好的一次不阻攔我回家反而催我回家。 事后,老武說,他實在是不會說謊,不知道怎么說。
大男子主義且直男的老武真是可怕。
老武這種慢慢開始不再壓制我的行為是在我高二參加高考考過二本線后出現的,那時候的他是希望我可以直接走讀二本的。然而,我用了半個小時就說服他了。我當時洋洋自得于自己的自信,后來才明白其實不是他覺得二本不好,而是他相信他家的這棵爛白菜一定可以考上一本。還好,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前幾天和老武視頻,老武說,不要早戀,你還小,等到大四閑了再談戀愛。我哈哈大笑,這大概是最奇葩的家長了吧。上了大學,還被認為是早戀的年紀。
我對老武最感激的地方,是他沒有壓抑我的天性,教會我要善良,沒有給我一個富有的家庭卻讓我明白我要靠自己,沒有給我傾城的美貌卻讓我對自己的優點信心滿滿,沒有給我唾手可得一切但給了我被人稱贊的教養。
我并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像我一樣,經歷過這樣的青春,遇到的也是這樣的家長。但是,我十分慶幸我遇到了這樣的老武。
別人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我想我這么糟心的孩子大概不是老武上輩子的情人,一定是他的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