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去理發店碰見一個小年輕,剪一個貼著頭皮的板寸,可是洗頭的時候卻堅持要用護發素,還跟理發師反復交代:“以后我再來洗頭就用這個護發素。”
當時覺得特別不可思議。
心里一陣犯嘀咕:進理發店許多次,只見過女士用護發素,男士一般是簡單洗剪吹就完事了。退一步說,如果他頭發長點,用個護發素保持柔順也能理解,但頭發都快剪沒了,用個護發素圖點什么呢?一個好好的小伙子,成天跟那頭發較勁,跟個娘們兒似的,真叫人惡心。
這樣想著,不自覺的胃里一陣翻騰。
理完發出來,小風兒一吹,腦袋一下子清醒不少。
誰規定護發素只能女士用了?誰規定男士就不能護理自己頭發了呢?就算是男士不能用護發素,你又有什么理由評價別人呢?用你掏錢了?吃你家大米了?你不用就不許別人用了?憑什么別人都要按你的標準打理頭發呢?
(2)
我們總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特別是對于和自己的生活標準相左的是尤其看不慣,好像這樣能顯得自己正確。
父母看不慣兒女晚睡晚起,領導見不得下屬個性鮮明;結了婚的看不慣“剩男剩女”挑三揀四,買了房的聽不得“窮屌絲”對房價喊打喊殺;職場老油條看不慣新人一絲不茍,當了公務員的想不通畢業生為何擠破腦袋參加公考進這么一個錢少事多的單位……
你沒參與別人的生活,為何要以自己的標準評價別人。
你沒經歷過別人的坎坷,有什么資格對別人說三道四。
你沒見過別人的努力,憑什么質疑別人的情懷。
說到底,我們在評價別人的時候,都是參考自己的生活,別人的生活超出了你的生活圈子,你當然也就理解不了。
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生活就是十全十美的呢?
誰都保證不了。
(3)
曾經和一個新進入單位的小年輕兒聊天,說起怎么樣在這個機關混好的話題。
他志氣滿滿,當然要靠自己的能力當上領導。先要認真學習業務知識,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還得努力工作、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做出成績,爭取評上先進工作者,然后參加競爭當上副科長、科長,一步一步走上領導崗位……
而我,沒聽完就打斷了他的“幻想”,以“過來人”的嘴臉打壓他的積極性:努力工作就能當上領導嗎?以我這么多年的經驗看來,機會渺茫。當領導是需要過硬的業務素質,但更需要機遇、需要有人提攜,而最重要的是上面有人。說白了,領導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就不行。所以還是洗洗睡吧,只靠努力工作當不了領導的。
一句話,說得他啞口無言,卻又明顯不服氣。
事后想想,我當時會說那些話,無非是那段時間自己謀求副科職位失敗的氣話而已,當時心里總認為提拔有黑幕、領導對我有偏見,自然而然就多了許多抱怨。
而我當時之所以能有機會競選,完全是因為之前的努力、沒日沒夜的加班和任勞任怨的工作。
就因為自己一時的失利,就完全否認別人的夢想和情懷,甚至放肆嘲笑別人的人生規劃、無端指責別人的奮斗理想,試問,你年輕時的熱血和奮斗難道也是一文不值的嗎?
(4)
人們總是自以為是,就像在母親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雖然丑到不要不要的,但還是聽不得別人實話實說;別人的孩子再怎么漂亮,也總要私底下偷偷翻幾個白眼。
實際上,孩子就是孩子,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了,別人怎么評價又能改變什么呢?難道你對著別人的孩子翻白眼還真能把他變丑不成。
(5)
熟悉許仙和白娘子愛情故事的父母們基本上都對法海沒有好感,然而現實當中很多父母卻都在不自覺的扮演著“法?!钡慕巧??;蛟O定房子、車子、票子的硬杠杠棒打鴛鴦,或對兒女領回家的對象橫挑鼻子豎挑眼,而且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你好”??墒牵喜缓夏_不是只有腳才知道嗎?愛情合不合適難道不是只有情侶雙方最清楚嗎?
當然,如果沒有法海,那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還有什么看頭呢?如果能愛情堅貞到能夠跨越父母的禁止和阻攔,那差不多就能白頭偕老此生不渝了。
這樣想來,那些趾高氣揚的指責沒準還能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呢。
(6)
每個人都有選擇過自己生活的權利,或許你看不慣,但你無權評價別人的生活。管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家人,無愧于自己選擇的生活,包容別人選擇的生活,這才是人應有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