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是初、盛唐之間的一位詩人,他傳世的詩作不多,而這首《次北固山下》在當時就廣為傳誦,明人胡應麟的《詩藪》認為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是盛唐氣象的代表。
唐代殷璠的《河岳英靈集》將此詩題為《江南意》,但有不少異文,詩曰:“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惟向此中偏。”
不僅首聯和尾聯完全不同,頷聯也有異文,而比較之下我們可以發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將一帆獨駛的小景放入春潮浩淼的大景之中,而愈顯出大江奔涌之勢,無疑比“兩岸失”、“數帆”更顯胸襟豁達。而頸聯無疑是全詩警策,日升繼以日落,春去復有春來,本是亙古不變的循環,一方面,它意味著時間流逝,滔滔不回;一方面,它也意味著重生新變,來者可追。
詩人在用日升、春來來傳遞時間感之時,或悲以挽之,或喜而頌之,而王灣此聯妙在他把悲喜兩種情緒渾融一體,海日將升,而它生于殘夜;江春又至,讓人作別舊年,如此說來,對新生之物的“喜”便更有厚度更耐品味了。
王灣此詩,本是寫旅途鄉思的作品,詩人之用心在“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一聯,可中間二聯表現春江之景的詩語俊爽渾成,反讓鄉思都“讓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