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著左宗棠的足跡走新疆

這次到新疆出差,我小心翼翼地把《左宗棠全傳》(秦翰才? 著)這套書放入行裝里。

書中詳實記錄了左宗棠在福州任閩浙總督時上書朝廷,力保新疆,并做收復新疆軍事行動準備,然后,臨危受命,率軍出征新疆的足跡與歷程。

當我讀到左宗棠不顧年事已高,兩次抬著棺材出征,成功收復新疆的豪邁壯舉,我對他從感動上升到了膜拜。

如今,生活在福州的我,便會遙想起左宗棠當年在福州時的情景:身居閩浙總督高位,扶危正傾,心系新疆,寢食難安;力排眾議,創辦船政局,開啟求索救國強國之路;生命的最后一口氣吐盡的那一夜,白日天朗氣清的福州,突然疾風驟雨,城墻全傾。從此,大清王朝一蹶不振,從衰敗走向了沒落,新疆的命運也跟隨著跌宕。

猶記得,一百多年前,他在福州總督府內,燭光下,奮筆疾書,上奏“塞防論”,其詞慷慨激昂,有力地駁斥了“海防論”之“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謬論,疾呼“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擲地之聲,直沖九霄。

福州既是左宗棠憂勞之處,也是他誓死保衛新疆的起身之地。

猶記得,在風雨飄搖時,他拖著老邁的肢體,從東海之濱奔赴到蒼茫西域,一路身先士卒,抬著棺材,山迢水長,黃沙飛漫,在馬背上,餐風露宿,跋涉顛簸,千兇萬險,九死一生。

其志之堅決,其勇之剛猛,驚天地,泣鬼神。

其壯懷之激烈,如洶涌的波濤,一次次狠狠地擊打著我的心,讓我無法平復。

因此,我去新疆,一定要循著他曾經的足跡走一走。只是,不同的是,我是坐著飛機和汽車去的,他車馬勞頓。我朝發夕至,他歷經半年。

飛機抵達烏魯木齊上空時,正是福州的黃昏,機翼下的新疆天山,如海洋上突然靜止的碧波,起伏縱橫的形態,仍可見蕩漾的余韻。那道道連綿的溝壑就是那浪的底;那巍巍的山峰就是那浪的尖;那時有時無、流來流去的縹緲薄云,就是浪花卷飛出去的細細水花;那終年不化的雪山冰川,就是海水里晶出的鹽花。不,那不是鹽花,是瓊樓玉宇上的懷春仙女,忽焉思散時,毛了手腳,打翻了奶桶,灑下的讓人垂涎欲滴的層層奶汁。

陽光閃耀下的群山,時而沉黛雄渾,時而清明靚麗。

天山如此多嬌,引得我雙眼濕潤。

為了這多嬌的天山,出征時的一兵一卒,一糧一草,一槍一炮,還有那口隨軍的棺材,都得由他這個總督殫精竭慮,量入為出。那時,“海防論”派掌管著財政大權,只是站在一旁,陰冷地看著他,等待著他斷炊,鬧出笑話,甚至是希望一路跟隨的那口棺材里,盡早地裝著他。

但讓“海防論”派失望的是,左宗棠挺直著腰桿,自豪而穩健地走在自己的土地上,遇來犯之敵,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得其血流成河,片甲不留。這個鐵骨的常勝將軍,對著自己的腳下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同胞卻充滿了柔情,戰斗之暇“新栽楊柳三千里”,形成了“引得春風度玉關”“連綿數千里綠如帷幄”的塞外奇觀。

只是這道奇觀,我要等到下次去觀賞了。

隨著“哐啷”的著陸聲,烏魯木齊到了。我的敬仰思緒也被拉了回來,抬頭仰望,雖然已經17:10,但這座城市上空的陽光仍烈,離它回家的時間還有五個小時哩。

烏魯木齊作為天山的長子,被母親緊緊地裹在懷里,并裝扮得與東海之濱之城并無大異:一樣的高樓大廈,一樣的鱗次櫛比,一樣的車水馬龍,一樣的熙熙攘攘,一樣的“你好”“謝謝”,一樣的……親切如常。

來不及逗留,我一路向西,長驅直奔吐魯番。而左宗棠1877年為平定此地,兵分三路,攻城拔寨。一群瀟湘“水鴨子”,在這極旱之地,一邊跋涉,一邊蕩除以逸待勞的叛軍,其艱難困苦,難以想象。

如今,林則徐和左宗棠的塑像,挺立在此,他們和藹的目光,注視著坎兒井里的水。坎兒井里的水永不停息,靜靜地流淌澆灌著吐魯番的葡萄。往復如此,水還是天山上的水,葡萄卻越來越甜,越來越大,摘一粒丟進嘴里,甜到五臟六腑,甜得讓人忘卻這里的天空,一年也難得落下一滴水。

我想,這流水永遠潺潺地奔走,是林則徐和左宗棠他們的心愿吧!

看到達坂城標志牌時,是在正午時分了,城里不同膚色和不同裝束的人們,悠閑地走在街上。隨著屁股底下車輪的不斷向前滾動,小城離我越來越遠,前方“達坂城舊城遺址” 的標志牌越來越大。

達坂的山體黝黑,裸露著,沒有一絲絲綠,也沒有一丁丁肉,嶙峋蒼渾,直指天穹,如英雄不屈的錚錚鐵骨。越走,山口越像慢慢關合的門扇,變得越來越小,崖壁也越來越直峭。三三兩兩凸出的石塊,尖利如刀,只要稍一咬合,就能撕爛幾架F16戰斗機。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如此吧!

山口還是當年的山口,只是戰斗的硝煙早已遠散開去。當年令敵人喪膽的廝殺聲被隆隆的機器聲取而代之了,那是一輛輛鏟車發出的聲音,它們是在為高速公路找平的。地上已經冒出了一個個橋墩,路基雛形已成。把險關變成坦途,是神來之筆,是時代的神來之筆。

翻過達坂山隘,沿著白楊河岸蜿蜒前行,阜康市很快就到。

這座城,祥和寧靜,綠樹成蔭,鮮花怒放,霓虹閃爍。不打開地圖,不會感受到已置身于西北深處。

欣賞完阜康城美麗的夜色歸來,入住酒店的一樓宴會廳內,鶯歌燕舞,熱鬧非凡——河南籍的兵團二代人,自費請了豫劇團在表演,他們用這濃濃的鄉音來解鄉愁。

這座城,是當年左宗棠麾下虎賁之師集結和供養之地,也是收復伊犁出擊之地。他們在這里厲兵秣馬,隨著左宗棠的一聲激憤號令,浩浩蕩蕩地向著伊犁進發。一鼓作氣,前赴后繼,殺向沙俄侵略軍。鏊戰過后,伊犁才重新攬入華夏大家庭的懷抱。

歷經滄桑的伊犁,雖被冠以“塞上江南”“塞外明珠”之稱,但這并無法囊括其美。

它的山梁深處,山峰之巔,青松蒼翠挺拔,一棵棵都卯足了勁,比著高,昂仰沖天。山坡上,牧草茵茵,連綿不絕,一望無際。馬、牛、羊在平地上呆膩了,便爬上山坡草地,用嘴調皮地寫下大小不一的“之”字,玩累了,或立或坐或躺,享受著和煦的秋日陽光。

奔流不歇的伊犁河是頑皮隨性的,它并不甘于陳俗與平淡,看到大樹、翠竹、石頭要阻捉它,便撒腿散開,泥鰍似的,見縫就鉆。無阻無擋時,也不急著趕路,捉迷藏般,扭來扭去,繞它幾道彎。所以遠遠望去,它就像條藝術體操運動員手中的彩帶,在蒼茫大地上肆意舞動。

只是,這條彩帶是濕的,在韻動中,抖出了水,飄散揮灑。綠了麥苗,紅了西瓜,黃了玉米,白了棉花,肥了野鴨,潤了白鶴……

當左宗棠走近伊犁河的源頭時,已驅盡了最后一個侵略者,他松了口氣,放下持重斯文,雙腳猛地扎進伊犁河中,捧一把河水,往臉上抹去。他不是為了洗凈塵和土,而是為了不讓將士看到眼眶里的老淚。

嫣紅的太陽慢慢沉下,夜晚的大幕在山后慢慢合上,我仍沉醉于芳草鳥鳴,青山綠水間,毫無察覺地徜徉在左宗棠曾走過的土地上,不知了歸路。遲疑間,一輛出租車迎面駛來,司機師傅是位哈薩克青年,看他的車內前擋臺前放的不是一般的神器,而是一面五星紅旗。我便問他為什么不落俗套,而別于他人。他說他當過兵,在邊境上站過崗,深知,安拉離現實太遠了,只有有能力為他撐腰的國家才是實實在在和最有效的護身符。

這片曾受蹂躪的土地上,覺醒的人越來越多了。想到這,我遠離家人的寂寞已然無存。夜里,我頭枕著“嘩啦啦”的伊犁河流水聲,安然入夢。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 ? 此行路線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機翼下的天山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 伊犁河岸邊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伊犁河谷平原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路邊即景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 ? 烏魯木齊市區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33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1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6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46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0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09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39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0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1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2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0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