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對得到APP有聲書《細節》的整理和延伸。
讓對方信守承諾的細節
1.讓對方說出“好”
平時工作中組織開會時,務必要確認與會人都對會議邀請,說出了“好”,即使是口頭承諾,這樣即能避免一些人有意識和無意識的不來開會。
2.讓對方付出點東西
組織一些多人參加的活動時,即使是免費的活動,也最好收取少量的錢,或者填寫一些信息和表格的東西。目的是讓參與人付出“成本”,那么參與人放鴿子的概率就會降低。
3.給予對方一個具體的計劃
交代別人辦理的一件有點復雜的事情時,不要只是要求是一個最終時間點,而是要求拆分成幾個時間點,比如,初步方案輸出的時間點,討論的時間點,完善細節的時間點等。這樣對方更有可能行動且按時完成。
4.給出較短的時間限制,對方更有可能完成;寬松的時間可能讓對方不上心,導致遺忘和拖延
延伸:《阿爾斯蘭戰記》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細節忘記了),主角王子抓到了敵國的國王,給出了條件,只要3年內不侵犯王子的國家,就放國王回去,國王答應了就回去了。旁邊的人問王子,為什么不開出50年,100年甚至永不侵犯的條件呢?王子說,這種條件違反了那個國王的本性,且因為根本無法完成,他很可能回去之后就馬上來入侵了。但是我開出了3年內不能入侵的條件的話,他還能壓制自己的本性,因此,能保3年內我國不遭受入侵。
提高自身說服力的細節
5.服裝穿著建議,和談判的人風格接近,但要體現精英感
延伸1:銷售人員都穿西服。
延伸2:男性穿衣搭配時,只要帶襯衣的領,就能體現一點正式感和精英感。
6.較早表明專家身份,關閉對方大腦內批判和反駁的聲音
宣講 PPT 時,主講人務必進行自我介紹,且“包裝”一下,這樣才可能讓聽眾敞開心扉和集中注意力。
另外,自己平時在聽別人講 PPT 或者演講時,不要因為對方是專家或者大牛,就停止進行批判性的思考。
7.表述中帶有一點點不確定性和猶豫,更加令人可信
因為人們認為專家對自己的意見是確定的,但是不確定性和猶豫,能夠帶來注意力。
延伸:俗話說“打太極”。
提高談判力的細節
8.在合理的范圍內,先提出錨定值。
例如:工作中,任務排期時,不要被需求方的先提出的 deadline 限制住了,要根據現實資源情況算出實際的工期。
9.報價和提案要越精確越好
體現你是精心準備過的,給予對方心理壓力。
另外,不是表面上的精準,而是確實經過前期準備,有理有據得出的精準報價和提案。
10.強制自己抬頭挺胸,雙手攤開,聲音壓低
這樣能反向影響自己的身體激素和心理狀態,使自己變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