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歸來,到酒中門口。看見很多很多的家長,擁在校門口守候,等下晚自習的孩子出來。
晚上這個時間到門口來得很少。沒想到有這么多的家長。以前只是見過幼兒園門口家長多。后來是西大街小學放學的時候,守著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堵塞交通。
這才幾年呀,酒中也成幼兒園了。
與其這么擔憂,何必上晚自習?就讓孩子們各回各家,家長守著去學習,不更好嗎?
我知道那樣的話,學校又會變得焦慮。就像孩子們到這兒學習,家長一百個放不下心,要來守候一樣。
十幾年前,曾看到一個家長夜晚九點左右,站在學校的籃球場臺子上,拿著望遠鏡遠眺教室。
這些都是當代教育的好風景。
都在說什么是當代教育,這就是。我看見了這么多的焦慮,擁在我們的門口。我想就此說幾句。說給守在這兒的家長聽。我想跟你們討論。
你想守住你的孩子,憂心忡忡。
你想守住你的影子嗎?
你想守住你對未來的預期。你想守護的是你對孩子的影響。
你想守護的其實是自己。
你的孩子終將走遠,走向你看不見的未來,走向你已經不在了的那個時代,你能守護她多久?十年后他下了夜班,誰來等在他單位門口?可能是一個你不認識的女孩,那女孩來自與你觀念完全不一樣的一個家庭。你那時輻射的熱度,能不能比過她的一句情話?你今天作為母親的溫柔,并不能取代她作為愛人的影響。
你守在這里,他不會當著你的面吸煙。他不會與女朋友會面。因為你反對早戀。因為你覺得愛情會影響成績。因為你要的是成績榜上的名次。你要守的不就是這一點嗎?
將來有一天,他到北京上大學,你是否該辦一個北京戶口,買一套天價房,傾盡家產,做一個北漂家長,去守在他下夜班的門口?
他讀了尼采,讀了托爾斯泰,有了他的想法,有了他的存在主義和共產主義,有了他對民主自由的看法。你讀過這些書嗎?你是否想到守在門口的這段時間,剛好用來讀完一本《復活》?如果你讀了,能否等他回家以后,和他來一番關于聶赫留朵夫人生去向的討論?
我看你坐在校門口,亂翻手機。你是否覺得他亂翻手機也是合理的?你在手機上看到一條不良信息,看得津津有味兒,一氣呵成。然后你趕快離開那個網頁。你很警惕。你覺得小孩子不該這樣。你覺得手機微信太壞了,一定要沒收他的手機。很好。你是在自己閱讀后才做了這樣的判斷。這就好。可是這條信息是優良的還是不良的,這篇微信文章是有價值的還是沒價值的?你如何判斷?他還沒有讀,他拿什么判斷?你不讓他讀,他怎樣判斷?他在大學讀了一本你認為很糟糕的書,他怎樣判斷,你知道嗎?
有沒有那么一種軟件,可以輸入他的腦底,讓他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如何制造這個軟件?如何在你不在場的情況下,他能夠根據這個軟件的規律去行事?
如果這個軟件的制造者是你,你覺得自己合格嗎?如果這個軟件的制造者是托爾斯泰,那么高一的時候該不該讓他讀《復活》?如果你那時正好讀了,然后跟下自習的孩子也一起討論了,你們各自表述了自己的意見,你們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做出了獨特的判斷。你們尊重了彼此的理解。你們提煉了雙方共同最好的東西。那么這些個最好,能不能充當植入孩子心里的軟件?這一夜的討論,討論中的平等,互相的尊重,互相激發出來的智慧火焰,由這些火焰照亮的真理,是不是就是他將來可以依賴的人生軟件?
因此你與其站在這兒苦等,何如趕快回家,翻開一冊《復活》一樣的經典呢?
好吧,你很著急。你孩子習慣不好,需要培養。你孩子確實因為戀愛而成績下降。你孩子不可自拔,需要看著。你早早來守著,坐在那兒翻手機。如果你也買了一本教材詳解,這段時間你也學會了幾道公式的推導,你和站在那的幾個家長還有討論,你回去后立刻可以把討論的結果與孩子再討論。這樣的等待守候,你覺得如何呢?
很可惜,我還沒有看到這樣的家長。很可惜,你只是撥弄手機。
很可惜,你只是在那兒不安地站著,像一個警察,像一個偷窺者,像一個查鋪的宿管老師。
還像什么呢?像一個已經失掉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行動,只把孩子的成績榜當成唯一追求的人?我告訴你,你的這種把寶壓在別人身上的追求,你期待別人的成績帶給你榮耀和滿足的追求,你強迫別人實現你理想的追求,很苦,意義不大。哈里曼大叔對這樣的行為持否定意見。
又或者你坐在那里,你在等待。你只是想陪孩子走一段夜路。你只是在猜他想不想吃夜宵。你擔憂他上了三個小時的晚自習,悶不悶。你想和他說說話。你準備了一個有趣的笑話,想逗她開心。你坐著的時候寫了一點感想,想給他讀讀。你沒有虛度時光。你和他一樣都在學習。孩子在寫作文,你在寫感想,你與他一樣都是學習者。然后你跟他在路上交流學習的體驗。這樣等待,行嗎?
當然更干脆的做法,是你在家里,做你應該做的事兒。你是成年人,下了班兒,在家休息,你有你消磨時間的方法。你讀了一本書,愛情的玄幻的穿越的武俠的,寫得很好。你看了一部好的韓劇,里邊講了自由公正平等的道理。你為里邊真摯的感情留下了眼淚。你去跳了一場舞,華爾茲很優美。你去看了一部世界經典電影,你為辛德勒的名單沉思。你聽了一支肖邦鋼琴奏鳴曲。甚至,你邀請幾個朋友打了一場麻將。你是麻將高手,就像你是釣魚高手,乒乓球高手,一樣。你有自己的愛好,你的愛好也很有節制。
你活得爽爽朗朗,快快樂樂。你工作干得很好。你的業余生活很飽滿。你的快樂總是影響著你的孩子。
或者,傍晚,你去北大河邊徒步,鍛煉。你舒暢地呼吸。你欣賞了酒泉落日的余暉。你贊美自己的城市。你在這種贊美中非常飽滿充實。然后你過來,陪孩子一起回家。你覺得這個方案怎么樣?
但,今天,我們在這守著。我們守著他們的成績。我們希望他們考得很好。我們希望他不要受壞的影響。我們希望他健健康康強強壯壯。我們希望她考上理想的大學,做好工作,找個好愛人,成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們希望什么呢?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幸福。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苦悶,焦躁,煩惱,無聊,苦。
可是作為別人的兒子,作為爸爸媽媽的女兒,你們也曾考上了好大學,你們有了好工作,你們談了戀愛,生了孩子。然后,你今夜站在這里,提心吊膽,苦悶無聊,無所事事,像個警察,一肚子的看守念頭。請問你們幸福嗎?請問你們快樂健康嗎?你的苦悶是不是你的爸爸媽媽所希望的?
假定你認為這個輪回沒有價值,為什么要將這樣的惡性循環留給你的孩子?為什么呢?
我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來思考。因為我曾經這樣,度過了生命中沒有價值的一段時光。我的孩子并沒有按照我設計的方向前進。我的孩子有他的方向。我的孩子有她的飽滿和健康。
我知道未來至少有30年,我并不能守在她的門口。
我知道他上了一天的課,做了三個小時的題,聽老師喋喋不休講了一整天,這會兒,他只想靜靜地走回家。
我知道一天學習忙,他都沒有和最好的伙伴說上一句話,這會兒他不希望看見你。這會兒他希望摟著哥們的肩膀,胡說兩句。
我知道這樣守著,只是守著自己的一種擔心和焦慮。這種焦慮來自一種普遍的恐慌:害怕掉隊,害怕別人做了的自己都沒做,害怕不入流……
我知道這樣守著并不能給他植入保險的軟件。
我知道唯有他自我的獨立和思考,唯有有價值的經典著作促成的思考和獨立的能力,才是他最強大的自我軟件。獲得這樣的軟件,他也許可以成為馬云或者比爾蓋茨,成為大學教授,成為行政官員,成為銀行職員,成為國企的中層領導。或許他什么都不是,只是她自己。他是他。他靠著自己,站在自己夜晚的道路上。他拿著自己的哨棒走上自己的景陽岡,打死那只攔著自己的老虎。
武松的媽媽從來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能夠打死一只吊睛大蟲。她當然也想不到自己的老大兒子,個子那么矮,娶了那么妖艷的女人,有那樣一個悲慘的結局。如果她想到,她會心碎。
她絕對想不到。因為她已經不在了。孩子的人生她無法負責。
她也許守住了晚自習的門,可她守不住人生之門。那個門太大,太玄妙。那個門屬于未來。那個門理論上科學上現實上根本不歸你管。你管不了。
你能管的其實還是自己。你能管的其實還是自己能不能讀一本書。你能管的其實還是自己當下的生活是否合理,飽滿,讓你的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快樂的。
你為什么要管你管不了的,不管你管得了的?
人們都不去管自己管得了的,卻去指責別人該不該這樣做那樣做。這就是今天教育的癥結。
教育,就是趁早把自我教育的能力還給孩子。
當然這只是哈里曼大叔的意見。你不同意。好,來反駁吧。
你兒子下了自習,看見他老爸正跟哈里曼大叔在酒中門口爭辯,為真理,為常識,為邏輯,為科學,為一道好題,妙語連珠,引經據典,還引了一句托爾斯泰或是法拉第,正好讓你兒子的同學聽到,這個同學贊嘆道:這個男人好厲害呀,真有本事!他是誰呀?
你兒子會是如何感受?
哈哈,多好的事兒。該去實踐是不是?
諸位家長,誰要想這么干,請隨時通知我。哈里曼愿奉陪。
所有想守住的城墻
都變成了歷史的惆悵
一只木馬
掏空了特洛伊的心臟
凱撒的鐵血軍團被時間擊潰
守不住羅馬的斗獸場
孟姜女的一滴眼淚還可以吟唱
刪節的長城也刪除了秦始皇
如果你只是看守著希望
如果城頭沒有了戰士的成長
扔掉老巢
小鳥打開了自己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