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朋友去看了《尋夢環游記》(原名《COCO》)。
這是一個發生在墨西哥亡靈節這天的故事。
亡靈節是墨西哥人特別注重的一個傳統節日,他們認為離世的人并沒有真正死去,會還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著,在亡靈節這天,這些離世的人就會來到現實世界里和親人歡聚。
所以在一天全國都要隆重慶祝,人們在剪紙上裁出骷髏,制作骷髏零食,帶上骷髏面具,載歌載舞,到處游玩,沒有半點悲傷的意思。
影片的男主人公Miguel從小熱愛音樂,但他卻生活在一個把音樂當做禁忌的家庭里。因為自己的曾曾祖父曾經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拋棄了妻女,離開了家庭,曾曾祖母為了養活女兒開始做鞋子,到了Miguel這輩,也算成了一個大家族,而那個女兒就是Miguel的曾祖母——COCO。
Miguel喜歡音樂,崇拜歌神德拉庫斯。他誤以為歌神德拉庫斯是自己那個不知長什么樣子的曾曾祖父,為了像德拉庫斯一樣為夢想而努力,他在亡靈節這天鼓起勇氣向家人說起了自己的音樂夢想,但卻遭到了奶奶的阻攔,憤怒的奶奶甚至砸碎了Miguel的吉他,走投無路之下Miguel偷偷潛入了歌神的墓地,想要偷拿歌神的吉他去參加才藝大賽。
只是,他卻陰差陽錯到了亡靈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他遇到了死去的親人,親人們告訴Miguel,要在天亮之前回去,否則他將會被永遠留在亡靈的世界里,而回去的辦法就是要接受親人的祝福,永遠不能再接觸音樂。
Miguel為了自己的夢想,得到歌神“曾曾祖父”的祝福,開始了一場追逃尋人之旅。在埃克托的幫助下,第一次登臺演唱比賽,還見到了自己的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了解到了幾百年前曾曾祖父和曾曾祖母的事,也揭穿了德拉庫斯的殺人陰謀,最重要的是原來自己的曾曾祖父是埃克托,曾曾曾祖父和曾曾祖母也重歸于好,這是一個糾纏百年的世紀大和解。
親情解決了這一切的矛盾。
影片中最讓我緊張的就是COCO對埃克托的記憶,因為沒有人供奉著埃克托的照片,埃克托隨時會消失,漸漸失去記憶的COCO在Miguel彈唱《Remembe Me》的時候突然清醒,和聲唱起來了,甚至記得自己的女兒,Miguel的奶奶了。結局皆大歡喜,Miguel也終于被允許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而COCO在離開人世后,在亡靈世界終于見到了自己的父親,一家人團聚了。
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是又哭又笑的,一方面那只無毛狗丹丹確實很搞笑討喜,另一方面,COCO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女兒,忘記了曾孫子,忘記了家人,卻沒忘記那個在自己年幼時就離家的父親。埃克托說“《Remembe Me》不是寫給世界的,我是寫給我的女兒coco的”。
這部電影很好的回答了一個人都選擇逃避的問題——一個關于“死亡”的問題。
而它最感人的地方也在于此,關于夢想,關于親情,關于死亡的意義,關于愛的記憶。
有人說:人的一生會死亡三次。第一次是斷氣的那一刻,從生物學角度來說的死亡。第二次是舉行葬禮的時候,這一刻你的身份將會在這個世界上抹除。第三次是這世界最后一個記得你的人死亡。這一刻將是真正的死亡,從此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肉體的死亡,只是生命的盡頭,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死亡,是在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任何關于你的回憶,是被這個世界忘記了。
在電影里,徹底被人遺忘的豬皮哥化成了散沙,隨風飄走,像是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小的時候,我也害怕死亡,害怕分離,害怕有一天自己成了沒有爸爸媽媽的人。盡管我知道,人固有一死。在如何看待死亡這件事情上,我知道這是一個很艱難的課題。
看完電影,突然覺得《尋夢環游記》這部電影,不單是Miguel在追尋“音樂”之夢的一場環游,更是一堂關于“死亡與愛”最好的教育課堂。
親情和愛,永遠是避免記憶死亡的最強力量。
COCO和埃克托在亡靈世界相遇的時候,滿頭白發蒼老的COCO卻像個孩子一樣撲在了埃克托的懷里,撒嬌的叫著“爸爸”,在亡靈節那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團聚的COCO,卻環抱著女兒埃琳娜的脖子親昵的親吻。
這是父母給我們的愛,無論多大,我們都是他們的孩子。
最后,安利一下這部電影吧,畢竟是今年第一部讓我淚灑影院的電影,還有,多陪陪家人吧,有時候,夢想和家庭并不是你想象中的只能二選一。
別以為愛還來得及,時間是不會等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