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先生的作品《圍城》,對當時的知識分子,對婚姻圍城,極盡諷刺、刻薄,但細細品來,書中所描繪的是一部世情百態的畫卷。
社會是一個大熔爐,世人人身處其中,像遇上照妖鏡一樣,免不了露真身:美好甚少,倒是丑陋、虛榮、卑劣、弄虛作假……越發猖狂。
蘇文紈這個角色也不例外。
按照書中劇情,蘇文紈對方鴻漸有意,追求他,卻遭到方的拒絕,深感被羞辱,憤而嫁給肥笨的曹元朗。
那么,有一點,蘇文紈追求方鴻漸,是出于愛嗎?
縱觀全文,答案是非也!甚至可以說,她對方的愛意為零,即使有,也不過是包在自恃清高外衣下的一點點遐想罷了。
當遭到現實的雷擊,所有的好感立即蕩然無存。
那她為何還要追求方鴻漸呢?以她一介女知識分子的身份,海歸博士,頗具才情,家世顯赫,自是有清高的資本,怎會委屈自己去追求一個不愛的人呢?
原因正是出在她那女博士的身份。
蘇小姐與方鴻漸雖是大學同學,卻沒甚交情。在未留學讀博之前,她壓根看不上方鴻漸,不,應該說,她誰也看不上。
追求者雖多,她一個也沒辦法愛上,包括從小愛慕她的青梅竹馬趙辛楣。
同時嫌棄他們不過大學畢業生。
誰知讀完博士之后,風向完全變了。
此時的她,感到了“崇高的孤獨”。在這里,“崇高”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她的女博士身份。民國時期的博士本來就少,女博士可算得上鳳毛麟角。
女博士的頭銜對搞婚戀對象,可沒多大好處,因為已經“沒有人敢攀上來”。
二自然指她的年齡。她已到了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在那個年代,已屬大齡單身青年。
那時候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F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鎖在箱里,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
在當今,對大齡未婚的女性,人們都能用剩女這類十分不友好的詞來形容,更何況在7、80年前,那是個普遍認為“女人念了幾句書最難駕馭”的年代。
鴻漸,這道理你娘不會懂了——女人念了幾句書最難駕馭。男人非比她高一層,不能和她平等匹配。所以大學畢業生才娶中學女生,留學生娶大學女生。女人留洋得了博士,只有洋人才敢娶她,否則男人至少是雙料博士。鴻漸,我這話沒說錯罷?這跟‘嫁女必須勝吾家,娶婦必須不若吾家’,一個道理?!?/blockquote>蘇文紈雖出國留學,但骨子里還是“大家閨秀”的思維,在適齡之時,找個如意郎君,步入婚姻這座圍城。
可惜,在她的挑剔之下,年紀越大,不禁暗自著急乃至恐慌,因為身邊的仰慕者幾近于無,有也不過是曹元朗、王爾凱之流。
趙辛楣充其量好一點,但趙辛楣太聰明太強勢,也太了解她,一直將她當平等的愛人看待,這恰恰是孤芳自賞和虛榮的她不能忍受的。
算來算去,反而只有一個方鴻漸入得了她的眼。
方鴻漸是在回國的船上,就被她看上。
當然,近三十歲的她看男人不可能只憑對方長得帥就要交往的。
自是經過一番計算:方鴻漸的家世略知一二(雖比不上自家顯赫,但彼時也屬大家庭);方鴻漸長得儒雅,人幽默,和她一樣,同是海歸“博士”;出手闊綽,錢似乎也充足。
所以,她對方鴻漸進行一番撩撥,偏生把方鴻漸弄得莫名其妙,誠惶誠恐。
回國后,更是讓方鴻漸與趙辛楣斗法比武搶自己,又擔心戰況太激烈太短暫,身邊少了熱鬧,更擔心敗走的偏是方鴻漸。
各種行動和語言刺激方鴻漸表白求愛。
放在已往,骨子里勢利和自恃清高的她,未必肯主動至此,但年歲和經歷,最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性。
不能說蘇文紈沒對方鴻漸動過心,但她走的每一步,都是為著自己的目的,絲毫不理會方的感受,強迫方按照自己的步驟和理想來愛自己。
她理想中,方鴻漸應當如何愛她才好呢?錢老在一開始就做了描述:
蘇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艷如桃李,冷若冰霜”,讓方鴻漸卑遜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愛。誰知道氣候雖然每天華氏一百度左右,這種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風全行不通。她不是在愛人,她愛的一直是自己。
不肯施與愛情,卻要人家為你爭得頭破血流。
對方鴻漸,她始終帶著一種居高臨下和理所當然的施舍態度,她希望方鴻漸對她給出的“愛情”感激涕零,從而捧著她哄著她。
但沒想到,方鴻漸雖懦弱,性子卻傲,對她的虛榮之態最是看不慣,心里異常鄙視,又怎會買她對賬?
何況,方鴻漸本就不愛像蘇文紈有才學的女人,在他看來,只有笨男人才會為有才學的女人所傾倒。而他,愛的是輕盈活潑的女人。
像唐曉芙這類。
所以,當方鴻漸坦白,他愛的是另一個女人時,高高在上的蘇文紈怎能接受得了?
所以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作出回擊——將他造假文憑以及與鮑小姐的事戳破,暗示唐曉芙:你看看你喜歡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殊不知,這反而是最打臉的,就是這樣的男人,你不也看上過?
當然,蘇小姐的回擊還有一著,迅速嫁給“四喜丸子”曹元朗。
只能說,嫁曹元朗,蘇文紈也算求仁得仁,畢竟,曹元朗確實能對她百般示好,搖尾乞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