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方國家,自19世紀中后期以來,尤其以英、美的公務員分類管理為代表。他們一直以來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英、美的公務員分類管理經驗與發展對于當下我國的公務員分類管理具有重要的啟示與借鑒意義。
? 提到英、美兩國的公務員制度,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兩官分途。“兩官分途”是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兩官”即政務類公務員和業務類公務員,或稱政務官和事務官。政務類公務員和業務類公務員在產生方式、任用條件、職責范圍和管理辦法等方面屬于兩種不同的類型,互相之間不能交替任職,因之稱為“兩官分途”。
? 英國公務員分類管理屬于典型的品位分類制。是最早劃分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國家。1805年,財政部設立常務次官,到1830年,政府各部門都設立常務次官,再到1914年,英國公務員分類管理體系初步形成。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政府再次對英國公務員制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以精簡結構,裁減冗員,促進職位公開結構擴大化,推動行政人員專業化,鼓勵公務員橫向、縱向流動。
? 美國的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從1838年,美國參議院通過議案,要求以工作性質、職責、所需資格條件對公職人員分類,據此確定薪酬,到1949年頒布新的《職位分類法》對職位結構進行再次調整,再到1993年的《重塑人力資源管理》報告中,提出的與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有關的具體舉措,如廢除15職等的分類標準和簡化標準的分類制度等。美國的職位分類制度日趨成熟,且慢慢吸收了品位分類制的優點,進而不斷完善。
? 英國、美國的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行政環境和政治體制。20世紀末21世紀初,伴隨著風起云涌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也發生了相應的變革。總體說來,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呈現以下發展趨勢,具有以下特征:
1、兩官分途:政務官、事務官的分類管理
2、整合性:職位分類和品位分類的有機整合
3、規范性:公務員分類管理日益規范
4、企業化:公務員分類多元化,設置政府雇員制
5、流動性:公務員職位結構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