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第二章 皇帝老兒輪流做
? ? ? ? ? ? ? ? ? ? 第二節(jié) 投后周(中)
公元954年,柴榮即皇位,趙匡胤隨之被調(diào)回中央禁軍任職。
同年二月,老對手北漢皇帝劉崇見郭威剛死,想乘機撈一把,率軍進攻后周,趙匡胤隨柴榮前往迎敵。
雙方在高平(今山西晉城)展開鏖戰(zhàn)。
戰(zhàn)斗剛開始,后周大將樊愛能、何徽畏敵退縮。
后周軍隊出現(xiàn)騷亂。此時的趙匡胤卻異常冷靜,向柴榮獻策:自己與張永德(郭威女婿)各領手下軍士兩千人,張永德的軍士擅長騎射,由張永德在左翼用箭雨壓陣,自己再率軍從左翼直撲北漢軍中。
柴榮立即采納趙匡胤建議,令張永德和趙匡胤分別行動。
出擊前,趙匡胤在陣前高呼:“君危臣死,拼死效忠皇上的時候到了。”
喊完一馬當先,沖入敵陣,北漢軍隊正認為后周軍不堪一擊,漫不經(jīng)心之間,孰料塵土飛揚竄來一群二愣子,頓時被沖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后周軍隊轉(zhuǎn)敗為勝,乘勝追擊,直追到河東城(今山西運城),縱火焚燒城門,趙匡胤立功心切,沖得過猛,城上箭枝紛飛,流矢射中趙匡胤左臂。
柴榮見大功告成,急令收兵。
后周大獲全勝,俘獲北漢劉崇軍士七千多人。
趙匡胤在高平之戰(zhàn)中的出色表現(xiàn),得到了柴榮的高度贊賞,回報也就異常優(yōu)厚。
柴榮迅速提拔他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這屬于后周禁軍的高級將領。
鑒于高平之戰(zhàn)后周軍隊表現(xiàn)出來畏敵、渙散、無戰(zhàn)斗力的狀態(tài),柴榮委派趙匡胤整頓軍隊的重任。
有些人天生就是天才,比如趙匡胤,從未有過系統(tǒng)的軍事學習,卻將后周軍隊整頓得井井有條,讓整個軍隊煥發(fā)出革命的朝氣,戰(zhàn)斗力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
正是在這次的禁軍整頓中,趙匡胤在軍隊中結(jié)識了一大批中下級少壯軍官,比如田重進、潘美、羅彥環(huán)、米信、張瓊等。
另外,趙匡胤和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赟、李繼勛、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王政忠、楊光義結(jié)拜為義社十兄弟,逐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獨特勢力,且不顯山露水,這又是天才的表現(xiàn)。
此時趙匡胤從軍才六年。
公元956年,柴榮領軍進攻南唐。
在淮南,趙匡胤親自領軍一百人誘敵,在渦口設伏擊敗南唐軍一萬多人,斬殺南唐都監(jiān)何延錫,接著一鼓作氣追擊到清流關。
南唐節(jié)度使皇甫暉、姚鳳兵力號稱十五萬,趙匡胤領軍突破清流關,追到離清流關二十里的滁州城下。
皇甫暉號稱擁兵十五萬,可能死守城中感覺臉上無光,便想豪氣一次,派人對趙匡胤說:“我們各為其主,可否各自列陣決一死戰(zhàn)?”
趙匡胤心里正怕他們龜縮著不出城呢?聞言不由得大笑,同意!
皇甫暉整軍出城,趙匡胤列陣以待。
突然一聲吶喊,趙匡胤低頭左手抱馬脖子,防備敵軍的射箭,右手持槍,直接突入皇甫暉陣內(nèi)。
南唐國內(nèi)深受詩詞歌賦熏陶,什么時候見過這種不要命的打法?
皇甫暉還沒有反應過來,趙匡胤已經(jīng)沖進陣內(nèi),挺身而起,右手隔開敵軍刺來的鐵槍,左手迅速拔劍砍在皇甫暉腦袋上,皇甫暉悶聲跌下馬來,被趙匡胤的部將們擒獲。
南唐軍頓時亂成一鍋粥,趙匡胤調(diào)轉(zhuǎn)馬頭奔向姚鳳,姚鳳躍馬應戰(zhàn),沒兩個回合就又被趙匡胤生擒!
冷兵器時代,文能安邦,武為萬人敵,唐朝李世民是頭一個,趙匡胤是一個,南宋的岳飛是一個,以后明朝的戚繼光也是一個!
主將被擒,滁州城很快被后周拿下。趙匡胤領兵進城駐扎。
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此時為岳州防御使,也被柴榮調(diào)過來征討淮南。當晚領軍到滁州城,在城下喚門。
趙匡胤卻不準開門!派人回答說:“父子當然親情至上,但城門的開啟卻必須經(jīng)過皇上允許。”
趙匡胤派人到柴榮處請示同意后,已經(jīng)是第二天早上了。
盡管老趙在城外很寒冷,但是我們可以想象,柴天子接到這個請示報告后,心里是多么的暖和啊?!
趙匡胤占領滁州后,有人將隱居在滁州的趙普引薦給趙匡胤,趙匡胤和趙普交談了幾次后,“奇之!”兩人很對眼。
恰巧老趙在滁州染病,趙普眼光長遠,對老趙照顧得無微不至,令老趙很感動,加上同是姓趙,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老趙將趙普當做自己的宗族子侄。
自此,趙匡胤對趙普另眼相看,趙普成為趙匡胤最重要智囊和心腹,趙普想不發(fā)達也難了!
隨后柴榮命韓令坤、趙弘殷、白延遇、趙晁進攻揚州,南唐派軍援助,韓令坤擔心守不住,便有退兵的意向,柴榮聞訊后大怒,派趙匡胤和張永德各率兩千軍馳援。
趙匡胤率軍到六合(位于南京),卻不到揚州戰(zhàn)場去了,僅僅傳令到韓令坤軍中,有敢退軍到他六合地段的,全部斬斷腿腳!
韓令坤一貫知道這位發(fā)小的手段,心里除了害怕還有安定,于是充分發(fā)揮小時候捉麻雀的本領,竟然將南唐援軍主將陸孟俊生擒活捉了。
南唐見戰(zhàn)況不妙,又派出齊王李景達到六合和趙匡胤決戰(zhàn),顯然李景達找錯了發(fā)泄對象。
在六合東面損兵萬余之后,李景達只得退卻。
趙匡胤勝利回軍后,被柴榮提拔為殿前都指揮使,這個職位是整個禁軍的第三把手,排在他前面禁軍職務僅有殿前副都點檢、殿前都點檢而已。
如果把殿前都點檢比做三軍總司令的話,殿前都指揮使就是三軍總參謀長的職位了。
不久柴榮又拜趙匡胤為定國軍節(jié)度使,趙匡胤正式成為一方諸侯。時年三十歲。也是這年,趙匡胤母親杜氏被朝廷封為南陽郡太夫人,妻子賀氏被封為會稽郡夫人。
公元957年,趙匡胤隨柴榮攻南唐壽春,后周軍隊幾次進攻失利,惹得趙匡胤火起,親自發(fā)起強攻,乘坐皮船攻入護城壕溝,城上守軍突然發(fā)射“車弩”,這種“車弩”裝配的箭枝大如屋椽,趙匡胤武藝再高強,在“車弩”面前也是無能為力!
一時間情況十分危機,幸虧親兵館陶人張瓊舍生忘死,用自己的身體掩護趙匡胤前進,箭矢毫不留情地射在張瓊的大腿上,張瓊瞬間昏死過去。趙匡胤乘勢指揮軍隊攻下壽春。
淮南平定后,南唐元宗李璟懼怕趙匡胤的威名,采用大臣建議的反間計,派遣使者寫信給趙匡胤,并贈白銀三千兩。
趙匡胤可不是一個棒槌,可以任人擺布,他立即將信件和白銀全部上交給柴榮。柴榮又一次被感動!
李璟見計策不能成功,只得放下姿態(tài)向后周屈服,同意割讓江北十四州給后周,柴榮也是一代雄主,審時度勢,及時收手罷戰(zhàn)。
在五代十國中,南唐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實際上,十國中,有三國是南唐所滅的,它們分別是楊行密建立的吳國公元937年被滅,王審知建立的閩國公元945年被滅;馬殷建立的楚國公元951年被滅。
所以說南唐的勢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強大的,柴榮在一口不能吃下南唐的情況下,接受停戰(zhàn)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因為他還有更加宏達的目標,那就是掃平北漢,再從契丹手里收復幽云十六州。
制服南唐后,公元958年,柴榮論功行賞,趙匡胤被提升為忠武軍節(jié)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
佐料:張瓊在扈從趙匡胤攻壽春時被射中大腿,昏死過去后自己又蘇醒了,但是箭頭射入了骨頭里,拔不出來。張瓊喝了一大杯酒,命人敲破骨頭取出箭頭,血流了幾升,有軍士見了嚇得顫抖股栗,而張瓊臉色神態(tài)還是從容自若。
不過,張瓊的結(jié)局不盡人意。趙匡胤稱帝后,張瓊最后做了嘉州防御使。但他的性格暴躁,喜歡欺壓人,侮辱輕慢了史珪和石漢卿,兩人污蔑他造反及畜養(yǎng)勇士百余人等事,趙匡胤派人核實,可張瓊一個臭脾氣,頂撞不肯認罪,引得趙匡胤大怒,被賜死。事后趙匡胤聽說張瓊家無余財,僅有三個仆人,很后悔。
不殺功臣的趙匡胤對自己的救命恩人尚且沒有手軟,說明做人低調(diào)真的很重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