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而我們需要讀的書實在太多。
每本書讀后的感覺都不相同,或者豁然開朗,或覺索然無味,又或者悵然若失,像極了人生百態。
讀過一本書,仿佛去過了另外一種人生,體驗了自己從不曾經歷過的生活。
有幾本書,仿佛書籍里的一股清流,帶給我不一樣的體驗,顛覆了我以往的價值觀和看法,因此帶給我心靈的沖擊和震撼。
在此我將她們推薦給你。推薦的同時,也是我梳理總結的過程。彼此分享,共同進步。
1.別相信任何人(S.J.沃森)
豆瓣評分:7.2
如果有一天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什么也不記得了,你會怎么辦?
如果你發現你最親的人和無私幫助你的醫生的說辭互相矛盾,你該相信誰?
“我”的記憶只能保持一天,每天早上醒來什么也不記得。
“我”面對鏡子,發現自己居然老了20歲,身旁躺著不認識的男人。
這個男人會告訴“我”:“你今年47歲,20年前遭遇嚴車禍,從此記憶受損。我是你的丈夫本,你很安全。”
“我”接到陌生的納什醫生來電,找出了藏在衣櫥里的日記。
但是,“我”翻開日記,第一頁卻寫著:別相信本。
看完第一章的時候,就強烈地想知道“我”到底是怎樣失憶的?丈夫和醫生“我”該相信誰?這是一本讀完一章就想知道下面發生了什么的書,讀到最后才恍然:哦,原來如此。
想知道結局如何嗎?快去讀吧,我就不“劇透”了。
2.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高銘)
豆瓣評分:8.3
一本被名字坑了的書,之前看名字一直以為是雞湯文,相信大家也都聽過書名。
如果把這本書稱為國內第一本精神病人訪談手記,仿佛有些浮夸。但完全不影響這本書帶來的價值,確實讀過之后你會發現,二十幾年來你一直信奉的價值觀有些顛覆。
膽子小的女生會把它當作恐怖故事來讀,確實我讀的時候細思極恐,但完全控制不住地想要讀下去。去年我的空閑時間很少,硬是擠時間讀完了。
在大多數人眼里,瘋子都是神經錯亂、舉止怪異的人。然而看過這本書后,你會發現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很清楚自己在想什么,甚至很多想法是很有科學性的。
就像書中的“四維蟲子”和“時間的盡頭”等章節提到的,患者的邏輯思維嚴密,思路嚴謹清晰,很多時候能夠自圓其說,所講到的科學知識也是有根有據的。
“瘋子”和“天才”僅僅一步之差,但究竟誰是“瘋子”,誰是“天才”,誰知道呢。
3.催眠師手記(高銘)
豆瓣評分:7.6
首先,你沒有讀過這本書就不要輕易抹殺它的價值,故事真實與否已不重要,帶來心靈的震撼是事實。
催眠師這個職業聽起來有些神秘,神秘的是沒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對我們進行的催眠;同時,這個職業又很有趣,他們可以獲取你潛意識的真實想法,不管你隱藏的多深,不管你有多么不愿意去回憶一些事情。
每個案例都從一個角度折射出人性的扭曲、陰暗、貪婪、迷失,究其原因,大多為家庭關系、人際關系、童年陰影以及人的內心。
《夜驚魂》中的漂亮女人,經常半夜被凄厲的尖叫聲驚醒,而通過催眠重復夢境后發現,那個可怕的尖叫聲是由她自己發出的;《完美謀殺》中的中年男人,經常夢到他把自己的老婆殺了,還會用各種方式處理尸體,這一切源于他小時候親眼目睹父弒母的場景。
人的心理太過復雜,從而反映出的問題也五花八門。也許那些迷茫、恐懼、無助就在我們身邊,也許你也曾懷疑“我真的沒有任何問題嗎?”
“不要告訴我你從未迷茫過,也許我們都未曾清醒。”
4.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
豆瓣評分:9.0
數學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樂趣,便是去固定的便當店買午餐,只為看一眼在便當店做事的鄰居靖子。
靖子與女兒相依為命,失手殺了前來糾纏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并設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終只能在外圍敲敲打打,根本無法與案子沾邊。
看到結局,才恍然,這不僅是一樁精彩的案件推理故事,更是一個偉大的愛情故事。
從開篇便開始渲染結局,真相大白的時候卻讓人始料未及,因為這懸念是最普通但卻最不易猜透的。
不看到最后完全猜不出是這種結局,而看到結局的時候,壓抑到不想說話,如鯁在喉。
“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人”,“讓別人知道誰是第一個爬上山頂的人固然重要,但只要當事人自己明白其中的真味也就足夠了”。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推薦理由:
一、這幾本書豆瓣評分都蠻高,值得一看。書是讀不完的,先從高分且自己感興趣的讀起。
二、這幾本書讀起來不會感覺無趣,故事懸念疊起,層層遞進,你會一直想看到最后的結局。
三、如果說有幾本書能帶給你心靈上的沖擊,讓你以全新的視角看世界,為什么不馬上去讀呢?
改變,也許就是從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