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人們的談話,體查他們的靈魂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我不陌生,至少名字是不陌生的。關注的一些公眾號,多多少少都有提及過這本書。但因為它主要講的是理財方面,而我至今經濟還沒獨立。所以一直就只是觀望著。
窮,富,二者的界限不言自喻。小時候呢,覺得窮人都是被壓榨的好人,富人都是仗勢欺人的壞人。但隨著長大了,我發現那些富人(除了少數啃老額度富二代)似乎都具有能讓他們保持這一現狀的品質,而窮人似乎都在漫無目的的忙碌著。其實二者并沒有明顯的界限,窮人可以打拼變得不論荷包還是精神都富裕起來,富人也一樣會因為破產重回原點。我想說的是,一個人的坐標不是固定的,只要肯折騰,只要你想要動起來,你完全可以做得到。
“富爸爸與窮爸爸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他們在閑暇時間所做的事情”。
一個只知道為了生計為了賺錢而工作的人,他的目標是滿足上司的要求。按照古典老師的話來說,他追求的只是職業生涯的幸福感更多一些,職業回饋越多,他越幸福。
同樣,當一個人可以為了自己從事的工作而順便賺點錢的時候,他的境界就上來了,但他仍然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停下來去做其他的事情,因為需求增大了。
上面所說的雇員和專業人士占了從業人數的90%,也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在追求財富和成功的路上,但革命尚未成功。
漸漸不滿足于現狀的小怪獸,想要跳出束縛來成為大BOSS的時候,他開始利用系統來為自己工作,建立并且不斷的完善和更新配置。這樣的人是企業家,大多數人眼里他們已經是很成功的人了。
還有就是擅長把控大局的人,他們會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完善個人配置,然后讓錢生錢,利益驅動更深層次的利益。到這個階段似乎錢已經上升成為了一個越滾越大的財富團,他才是最成功的大BOSS。
上面的10%的人就是富人,他們站在高處總攬全局。他們建立了自己的體系和流程,把賺錢變成了自然而然的一件小事。
每一次質變都是要依靠無數的量變積累過來的,不要只顧低頭做手邊的事情,卻忘了看看遠方的風景。有時候停下來,看看那個你在腦海里畫出來的小小愿景,也許手邊的事情就會做得更好。
年底了,那就訂個理財小目標唄!
我今天其實沒有剁手,最多剁掉了一根看起來有點胖的手指頭吧!畢竟還是買了。。
我似乎漸漸的習慣了一種消費模式,就是需要的時候立刻買,不花時間反復地挑選對比,也不等大促然后為了湊單買一堆不是很需要的東西。斷舍離奏效了?哈哈可能是。
周圍好多伙伴都是挑時候攢足了勁剁個大的,購物車堆成個小山包,然后剁手的時候痛痛快快的一刀切!爽!買了不少,天天屁顛顛的去取快遞也樂此不疲,到下一個日子又打自己小金庫的主意,完全忽視自己荷包的厚度。特別是有了螞蟻花唄這種罪惡的透支方式,簡直不能再可怕!有時候都跟自己說好了不買就逛逛,就買這一件然后又被店鋪的滿減吸引...黑洞
想站在四象限的最后區域,其實理財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每月從生活費里給自己存一點點不動產,每天的消費支出堅持記賬,從消費的源頭就進行斷舍離,月初分門別類的做出每個項目的支出預算來。這就是目前我在做的。
同理,在其他方面想邁到四象限,也是需要慢慢爬的。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你一定要有很強的目的性。知道自己要的是啥,是當個雇員安安穩穩的過歲月靜好的日子,還是?work to live ,或者再到高階。你成為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想成為一個精神富有的精神病,我還想把我能吃的東西吃個遍,我想長高。
錢只是生活的一個小小分支,找好對待每件事的態度然后循序漸進,你可以的。不要一直埋頭做手邊清楚的事情,也許你會發現時不時的抬頭確認一下遠處的目標,那模糊的風景會漸漸清晰起來的。?
晚安~晚安小怪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