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第一天
這是不知道寫作的第多少天,也不知道是打算一直寫的多少天。
我自認較之別人有那么些許文采,可這文采補不了觀察的細致。
我不記得上一次聽見雨聲是什么時候,好像就是昨天,但是這雨聲卻不能讓我再想到什么。
電閃雷鳴,我曾經對此的幻想雷公電母或者是修真小說的渡劫,被我自己圈死。
不斷的會有一種“怎么能這樣”的感覺,那么為什么不能呢?
是文字的表達太稚嫩還是想象太飄渺,以至于我在反復躊躇我的文字是否值得被看見。
也許當我寫下的一瞬間,它們就值得被看見。像是不能私有的富士山。無論美與丑,都應當去見見世面。
見見世面,細節描寫似乎是我一貫地弱點,我難以去描繪那些繾綣與迤邐,像是我不愿和我的文字共情。
細長的手指靈活地打上領結,像是金魚在水中穿梭。
這溫情美好得我不忍寫下,寫下仿佛我這一個局外人會打碎這回憶的水晶。
上一次寫日記或者是隨筆,又或者是隨心而寫的東西不過是在昨天,今天的天氣說不上明朗,說不上陰郁,不過是天氣的好壞全憑心情。做事時聽著喜歡的歌,好像這事情也就容易了一些,寫的文字向來繁瑣又不知趣味在哪里。好像寫的多就能彌補看了滿篇廢話的人的時間。
也許之前看過一個墻上的黑點引發的文學,似乎是講了哲理。說到這里,我這篇文已經用了好幾個似乎,詞匯的重復亦是文筆不精的體現。
我寫下來這篇文字,也不為什么以后來看,也不為什么別人看,就好像我寫這些文字,我的靈魂就得到了安寧。我像是撲在面包上。
幼年看水滸傳封面的這句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沒有面包,會很餓。會空虛,會幻想我的眼前是豐盛的,是香噴噴的午餐或者是晚餐,會為了肚子被填滿做出些也許不恰當的事情。寫作于我也許是這樣,我不敢肯定,因為肯定的話我可能會感到厭倦。
沒有滿,沒有放棄,半糖主義也是這個道理。
給自己幻想與現實的平衡,寫作在我的不切實際和注重現實之間找到支點,窗外有小飛象在對我打招呼。我想一下,決定帶著長襪子皮皮去游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