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地成為一個為自己夢想活的人,很不容易。尤其是在中國。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中國大地上一個最具有束縛夢想作用的因素就是中國式父母。
不是批評我們的父母。而是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很多孩子,經常掛載嘴邊的一句話是,為了給我父母爭光,為了不讓他們失望。
這背后,背負著多少的壓力,恐怕只有這些孩子自知。
但,這壓力又是誰給的,毫無疑問,父母給的。
而父母卻覺得自己根本沒有給孩子壓力。
那么這個壓力的根源又在哪里?
我認為,這個壓力的來源,是這份厚重的養育。
這份養育,不僅承載著物質的滿足,更承載著上一代未完成的任務甚至夢想。
聰明的孩子,先替父母完成夢想,然后繼續自己的夢想。
那么剩下的孩子呢,永遠都在替父母完成夢想,而失去了自己的夢想。
可悲的是,很大一部分孩子,以為這就是他們的夢想,他們屢次失敗,卻一直堅持著。
這確實令人敬佩。
但最苦的一群年輕人,就是在這兩者之間,他們意識到延續夢想的重擔,但有希望先實現自己的夢想,種種矛盾在內心糾結,導致產生各種無法排遣的情緒,心思,最后兩件事都沒有很好的完成。此時,他覺得既對不起父母,又對不起自己。而這一切,又無從告白,似乎沒人能懂他們。
我覺得,勇氣很重要,有情商的勇氣更重要。
也就是,自己一方面能夠發現自己的價值,然后通過慢慢的進步,告訴父母自己真正適合什么,并且能夠在這個領域有所成就的時候,作為父母,就自然會放心。當然,我是指大部分的父母。除了家族企業,父母強求,逼迫,這個是沒辦法短期解決的。
那么,情商,勇氣,如何鍛煉?
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是個模糊到清晰的過程,也是個痛苦的過程。它需要經歷自省,承認,重新開始三個過程。
自省的過程,就是通過自己的反思,他人的反饋,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無論是行為上的,還是性格中的,只要是自己覺得能夠讓自己不舒服的東西,讓別人不舒服的東西,都可以拿出來進行反思。
接下來,承認。承認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承認自己身上的缺點。那么,跨過這一步,你的勇氣值就增加的一半。承認自己的錯誤,承認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中正確的成分。關鍵是理性的判斷。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你錯誤都背后真正的原因。但,哪些大家公認的缺點,就一定要引起自己足夠的注意。這將決定著,你接下來能否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當然不是讓你劃清跟過去的界限。這個重新開始,是一種心態上的重新開始,你接受了自己,了解了自己,你就要慢慢的改變。只要爭取,就離成功不遠。
當這三個過程,你不打折扣的完成了,恭喜你,你完成了了解自己的重要的步驟。那么情商的問題,也就會建立在一個非常好的基礎之上。
一般我認為,高情商的人,一定是一個溫和的人。這樣的人,對世界,對他人,對自己都是溫和的。但不是溫順,他有自己的態度,有自己的立場,甚至必要時有自己的手段。情商高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它讓別人愿意親近,愿意信任,甚至會產生依賴。也就是有一種安全感。
能讓別人有安全感,這是件很幸福的事。因為,你會覺得自己有自己的價值,有自己的存在感,責任心瞬間爆棚。
但切記不要盲目去保護哪些對你十分依賴的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寵溺,會有一天得到它的反作用。也不是高情商的體現。讓人有安全感,證明你有能力保護別人,或者讓別人信任。那么就把握好這個尺度,這樣,你跟別人交往起來,既能獲得應有的尊重,又能帶給彼此舒服的相處。我覺得這樣就很好了。
度,很重要。把握好,才是高情商的表現。欲蓋彌彰,過猶不及。
有了高情商,有了了解自我的基礎,那么你再去跟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就會比較又底氣,首先在態度上,父母會覺得你是誠懇的,是信任你的,其次,在心理上,他們覺得你在長大,在用自己的能力保護自己,那么他們才會慢慢放心。這樣的溝通才是雙向的。如果只是反駁,執念,不一定可以說服。當然,我們不需要說服父母,因為他們永遠都在擔心你。哪怕你有一天功成名就,他們依然會擔心你各種的瑣事。這就是父母的愛,也是中國父母特有的情節。
但,該表達的還是要有勇氣表達,這樣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交流,了解才會加深,而不是停留在這層親情表面的關系上。以愛之名,需要實質的內容。理性的愛,更是成就每一個家庭幸福一生的秘訣。
我希望自己能盡快了解自己,然后變得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