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山杏四年級,哥哥山子在鎮上上初中二年級。每周回家兩次拿干糧,星期三和星期五。星期三下午回家,星期四早上帶上娘為他準備的干糧回學校;星期五回家則是星期天下午返校。
山子每次回家都回給山杏講他在外面聽到的新鮮事,山杏也因此天天盼著山子哥回家。
這一年,山杏家終于結束了洋油燈照明的日子,用上了電燈。其實村里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通了電,很多人家也已經用上了電燈,但山杏家因為有山杏和山子同時上學,每年的學雜費、書費對于山杏家來說已經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實在沒有多余的錢去裝電燈,只能繼續用洋油燈。
但隨著電燈的普及,洋油燈的減少,洋油越來越難買到。山杏爹每每到處打聽可以買到洋油的地方。終于山杏爹一咬牙,狠狠心裝上了最燈。
裝上電燈的那天晚上,山杏在電燈下寫作業,心里別提多美了,山杏覺得在電燈下寫作業是最幸福的事。
俗話說“好事成雙”,接下來發生了讓山杏幸福的冒泡的事情。麥收過后,山杏爹在一次外出賣完杏后,帶回了家中的第二件家用電器——收音機。第一件家用電器當然是電燈了。
這是一臺盒子式的收音機,木頭框的外殼,有3個旋鈕調節頻率和音量。山杏和娘圍在山杏爹周圍,看著他小心地擰著上面的旋鈕。山杏異常興奮,高興得手舞足蹈,幾次想去擰旋鈕,都被爹擋了回去。
山杏爹特意叮囑,以后使用收音機要小心,這可是花光了這次外出賣杏所得的所有的錢。
家里自從有了收音機,山杏覺得生活增添了無限樂趣,有意義多了。山杏最喜歡的是收聽《小喇叭》節目和聽評書。
《小喇叭》節目是山杏少年生活中搖曳的花朵,那縷精神的暗香至今溫馨宜人。山杏經常一邊幫娘干活,一邊收聽《小喇叭》節目。當收音機里傳出“嘀嘀嗒,嘀嘀嗒,小喇叭開始廣播啦”那熟悉的聲音時,她便跟著主持人一起遨游在童話王國,樂不思蜀。雖說山杏已經過了聽童話的年齡,可誰讓她以前缺失了這部分樂趣呢,山杏覺得自己一定要補回來。
除了收聽《小喇叭》節目外,山杏還喜愛收聽評書。山杏爹娘也喜歡聽評書。每天中午吃完飯,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收音機,收聽單田芳講的評書。那聲音抑揚頓挫,引人入勝。《楊家將》、《岳飛傳》、《隋唐演義》、《水滸傳》等就這樣走進了山杏的生活,成了除課本以外,山杏接觸的唯一課外有聲讀物。山杏接觸的第二種課外讀物是小人書。
山杏聽得很入迷,欲罷不能。每次聽到單田芳說“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時,都感覺意猶未盡。
1988年9月17日至10月2日第二十四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漢城奧運會),在韓國首都漢城(現名首爾)開幕。
這是山杏第一次聽說“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個詞。當然,這個消息是在鎮上求學的山子回家時和山杏說的。知道這個消息時,“奧林匹克運動會”已接近尾聲。
山杏很想知道關于“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消息,然而山杏白天要上學,中午是爹娘聽評書的時間,山杏沒膽子和爹娘搶,晚上是山杏做作業的時間,這個時間山杏爹是不允許山杏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的,更何況,山杏爹娘常常是將收音機搬到北屋里,邊聽廣播邊剝玉米皮。
山杏掰著手指頭數著奧運會結束的日子,越數心越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終于,蒼天不負有心人。在奧運會就要結束的倒數第二天,機會來了。
吃過晚飯,象往常一樣,山杏在南屋寫作業,爹娘則去北屋剝玉米皮。幸運的是,山杏爹娘沒有把收音機搬到北屋。
山杏拿出書擺在桌子上,卻怎么也沒法專心寫作業,眼睛一會兒瞄向門口,一會兒瞄向擺在糧倉上的收音機,心咚咚跳地厲害。最終,山杏實在抵制不住奧運會的誘惑,偷偷地走到門口往北屋看了看,在看到爹娘正在忙著干活,無心關心自己時,山杏將收音機搬到了自己寫作業的桌子上,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打開收音機,將聲音調到自己將耳朵貼在上面剛剛聽到的程度,然后又懷著激動的心情,將頻率調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興奮而又季節性忐忑地聽著收音機里主持人播報著奧運會實況。
主持人那激動、興奮而又有魔力的聲音,很快就吸引了山杏的全部注意力,山杏聚精會神地聽著,完全忘記了作業,更忘記了北屋里還有正在干活的爹娘,他們雖時可能會到南屋里來。
悲劇也就在這時候發生了。山杏爹因為回南屋喝水,意外發現了偷聽收音機的山杏。
山杏爹氣壞了。他二話不說,上前關掉收音機,然后將山杏的書也一塊收了起來,“家里活這么多,我和你娘累死累活地干,不舍得牽涉你,讓你做作業,學習,結果你卻在這里聽收音機,既然你不愿意學,那就別學了,作業也別寫了,明日學也別上了,現在去北屋和我們一起干活。”
山杏嚇壞了,她從未見爹對她發過這么大的火。然而山杏又覺得委屈極了,她又沒干什么壞事,只是想聽一下奧運會;想知道奧運會是怎么回事;想知道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成績;至于發這么大的火嗎?還不讓她去上學。
奧運會如此天大的事情啊,爹竟然不允許自己聽。山杏第一次覺得爹實在是不可理喻,也不理解自己。山杏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哭了起來。
“你還好意思哭。”山杏爹更氣憤了,“現在快點剝玉米皮,明日別上學了,和我們一起去地里干活,讓你嘗嘗干活的滋味。”
山杏想反駁,想說她并沒有不好好學習,她一直在努力地學習,只是這一次她想聽奧運會,因為奧運會四年才一次,而且實在是這次的奧運會馬上就結束了,她想知道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成績,她并不覺得自己有錯。然而,山杏不敢,只是邊剝玉米皮邊吧嗒吧嗒地掉眼淚。
“這是怎么了?杏兒不是在南屋寫作業嗎?你怎么叫她來干活了?”山杏娘看著爺倆,完全不明狀況。
“不寫了,反正她也不愿意寫,明日也不上學了。”
“我沒有不寫作業,我就是聽了一會兒收音機。爹看到了,就不愿意了。”山杏看到爹是真生氣了,不由真害怕起來。萬一爹真不讓自己去上學了,怎么辦?
“你還嘴硬,我和你娘舍不得讓你干活,讓你全身心地學習、寫作業,你卻聽收音機。”在山杏爹看來,山杏利用寫作業的時間聽收音機,無論聽什么,就是不務正業。
“你也真是地,寫作業就寫作業,干嗎聽收音機?”山杏娘埋怨山杏,轉頭又對山杏爹說:“她聽收音機是不對,可你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因為這一件事,就不讓她上學啊。行了,行了,你消消氣,就饒了她這一回,讓她回去把作業寫完,明日好去上學。”
“你就護著她吧。”
“我護著她?平時還不知道誰更護著她呢?這一次這是怎么了?”
“平時是平時,這次是她在寫作業的時候干別的事,這樣的學習態度怎么能學好習?她怎么就不能向她哥哥山子學習一下?”
“行了,行了,再給她一次機會,讓她以后好好學習。”山杏娘再次勸解著,同時偷偷地拽了一下山杏的衣服,向她偷偷地使眼色。
“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這樣了。”山杏看到娘的眼色,向爹認錯。
“既然知道錯了,就再給你一次機會,現在去寫作業吧。下次要是再這樣,你就別上學了。”山杏爹并非真得想讓山杏退學,只是想讓山杏記住這次教訓,以后能好好學習。
村里很多人認為女孩子早晚是人家的人,上學沒什么用,只要認識自己的名字就行。山杏爹卻并不這樣認為,他覺得無論閨女兒子,只要有能力學習,他就會盡心盡力的供。在他心里,閨女兒子是一樣的,他希望他們都能夠通過學習跳出農門,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后能過上好日子,這也是當初為山杏取名“梅香”的用意。為此,哪怕自己累點苦點都沒什么。
盡管村里好心人會勸他,何必讓自己這么累,只供兒子就可以了,他卻依然堅持。他也知道因為自己堅持讓女兒山杏讀書,已經成了村里好多人眼中的異類。可是他不在乎,但他卻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學習不用心。
聽奧運風波就這樣過去了,盡管山杏心里有不甘,卻再也不敢在學習時一心二用了。
多年以后,山杏成了村里第一個女大學生。接到錄取通知書,山杏爹高興地就象孩子一樣,“杏兒終于出息了,再也不用在地里刨食吃了。”
那一刻,山杏突然明白了爹的良苦用心,她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找個好工作,好好孝敬自己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