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頻率5995》
【文章作者】潑豬
【點評編輯】小桃爸爸
長期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體會戰爭的殘酷。
真實的戰爭不是死后就可以在復活點重生的動作射擊游戲,不是可以采集資源隨意制造士兵的歷史戰略游戲,更不是通過地圖的顏色變化來代表政權更替的策略模擬游戲。
在真正的戰場上,道德和法制沒有任何意義。在那里每一個生命都脆弱得像風中的燭火,前一秒在和你談笑風生的人,下一秒就可能會變成一具冰冷的尸體。相比起熱血和豪邁,戰爭給人帶來的更多是絕望和恐懼。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無比尊敬那些不畏死亡,勇于在戰爭中維護和伸張正義的英雄們。
故事中的褚柯和殷雨就是這樣的人。一開始他們遠離戰火,只想過好自己的安穩日子而并不想卷入其中。但隨著戰爭的逼近,他們沒有選擇逃亡,而是為保護家鄉和人民貢獻自己微弱的力量。褚柯建設電臺,印發報紙,鼓舞著同胞們的斗志,直到城市淪陷仍舊沒有放棄,最終勇敢地和敵人同歸于盡。而他的妻子殷雨也沒有因此畏懼,而是延續了丈夫未完成的事業,繼續用電臺給家鄉的人們廣播希望。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都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成長。褚柯從一開始的置身事外,到后來的擔憂,再到反抗,最后與敵人同歸于盡;而殷雨也從害怕到支持,直到最后勇敢接過反抗的旗幟,其中反應的是普通人由麻木到覺醒的過程。人作為動物固然有為自私的一面,但只有他學會為他人,為社會去思考去行動的時候,他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這個道理無論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都是共通的。
故事中的兩個人都在戰爭的洗禮中走向成熟,而他們選擇生下孩子,則說明二人懷抱著希望,并想將這份希望傳承下去。即便城市可以被占領,肉體和被控制,被消滅,但精神的傳承卻永遠無法斷絕。這種生生不息的精神也是人類能夠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
最后,愿世上再無戰亂,人間和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