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關于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公眾文刷屏了,對電視劇無大興趣,倒是頗為好奇地翻了翻小說,因為心里就主觀地覺得小說當比電視劇好看。
語言臺詞不乏精彩之處,一是有趣逗樂,二是形容甚好,三是節奏緊湊。
摘錄如下:
一、
兩星期的假期完畢,送女兒回加拿大的時候,我禁不住大哭起來,實在是不舍得她,并且一年來未曾好好地哭過,乘機發作。
? ? 唐晶說:“有那么好的女兒,真羨煞旁人,還哭。”
? ? 安兒囑我盡快去看她。
? ? 我說:“儲蓄如建萬里長城,我會盡力而為。”(注:個人最后一句是包袱所在)
二、
? “爸爸都結婚了。”
? ? “我怎么同他比?”我苦笑。
? ? “別酸溜溜的,”她笑,“說不定今次旅行有奇遇。”
? ? “遇到誰?”我也笑。
? ? “你最喜歡的男人是誰?”
? ? “月宮寶盒里的瓶中巨魔。”
? ? 安兒一本正經搖搖頭,“他塊頭太大了。”
三、
下雨,客人都打著傘,濡涅的地上一個氣油彩虹。(這句話出現在子君去參加妹妹婚禮的環境描寫中。看了這句才知道,我記憶中最印象深刻的一項景物原來可以叫做“汽油彩虹”,這形容再妥帖精簡不過了!單這一句便令我嘆服矣)
在這兩項特色中又糅合了一些辛辣,辛辣得干爽。這種感覺矯情點說就像在牛扒里加入了黑胡椒,把味道提出來了。
如何辛辣?見圖中摘段:
之所以說辛辣得干爽,是因為語言節奏剛好,毫不拖沓,緊湊前行,看起來舒服痛快。
看完這部小說,便覺得百度對亦舒的這段評價不錯:
她美麗而豪爽,“有著追求理想的翅膀”,因之她的小說充滿幻想色彩——虛無縹緲,卻又執著而不肯放棄。她更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觸覺, 有擅于將平凡的字眼變成奇句的纔華,她的寫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潑辣, 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換上十個筆名,讀者也不難一下子從作品中把她辨認出來。(評價出處不得而知,知者歡迎留言告知)
亦舒除了文筆精彩外,思想也是前衛。在從前那個年代造出一個美麗獨立女性,不,其實不止一個,這點到今天,過了這么多年,還踏在應時的點上。在現代小說市場繁盛的情況下,能被挑選出來翻拍電視劇(先不論翻拍如何),這是經典的魅力。而瓊瑤,已屬于某個時代的回憶,是過去的了。浪漫幻想已經不能滿足現下受眾了,須得現實做底板。
此外,亦舒塑造人物十分細膩,而給人一種不費吹灰之力的感覺。關于子君的女兒——安兒,描寫不多,但躍然屏上,很能勾起讀者興趣好奇。
“我根本沒把她認出來,她高了半個頭,身材豐滿,一把長發梳著馬尾,牛仔褲緊緊包在腿上,額角勒一條彩帶,面頰似蘋果般,多么甜美多么俏麗,少女的芬芳逼人而來,她完全成熟了,才十三歲哪。”
亦舒用“波姬小絲”形容安兒,我不知曉這是何方神圣,便忍不住去查這個女星。看完圖后感覺有點像是美版的王祖賢,王祖賢的眼神+洛麗塔的味道。描寫細膩而不贅述,這是厲害之處。
總結起來,覺得亦舒此篇厲害的地方有三:一是文筆方面的,有趣逗樂,形容甚好,節奏緊湊,裹著諷刺的辛辣味,特別,暢快;二是形象塑造得自然不費力氣;三是思想現實又不落憤世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