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為焦慮,看了《焦慮的人》,結果被作者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寫作能力給整焦慮了。
我一直不相信世界上有懷才不遇這種事,生不逢時是有的,所以人要學會順勢而生。
看《無人知曉》的時候,才看了二十分鐘,我的腦袋里就有個聲音在大叫:這片子導演是誰?!這導演到底是誰?!!!
我按下暫停鍵,去了解了一下導演。然后知道了電影大師是枝裕和。那一刻他就是我男神了。
后來,我看了他所有的電影,買了他僅有的沒有在大陸出版的兩本書。
其中一本就要88塊,雖然買的我肉疼,但是開心。
目前為止,這是我為追星付出的最大代價了。
(二)
還是回到《焦慮的人》。
《焦慮的人》,我是沖著這名字去的,本打算用它治愈焦慮,結果一開篇把我整焦慮了。
離新年還有兩天,一個蒙面劫匪,持槍闖進了一家無現金銀行。
一無所獲的銀行劫匪,在被警察追捕的時候,慌不擇路,跑到了銀行對面的公寓樓上。
公寓沒有后門,銀行劫匪無路可退,只能一直往上爬。
最后,銀行劫匪來到一套正在掛牌出售的公寓里,遇見了一群跟著房產經紀人正在看房子的潛在客戶。
潛在客戶們誤以為銀行劫匪是要搶劫他們,劫匪覺得這是一種侮辱,所以就挾持他們做人質。
劫持人質事件在這個小鎮上從來不曾發生過,鎮上所有的警察都變得很緊張。
鎮上所有的警察加起來只有兩個,一個年紀大點,一個年輕點,他們互相看不上對方,因為他們是父子。
最后經過警匪溝通,公寓里所有的人質都被釋放,可是等警察上去的時候,卻發現劫匪不見了,憑空消失。
于是警察開始詢問人質,想要獲得一些破案的線索,結果一場大型雞同鴨講,答非所問,驢唇不對馬嘴的詢問開始了。
我看到這里的時候,心想:這些人莫非都是神經病?
讓我們來看看年輕警察詢問他們時的感受吧。
“他把兩個大拇指用力按在眉毛上,仿佛那是兩個按鈕,假如同時按下去,堅持十秒鐘,就能恢復人生的出廠設置。”
“警察做了個深呼吸,然后……又做了好幾個深呼吸。”
“警察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仿佛打算通過腳指甲喘氣兒。”
通過這些文字,你是不是也能感覺到警察快要崩潰的心情?
可就在我誤以為這是個荒誕風格的故事時,畫風一轉,作者開始走溫情路線。
原來銀行劫匪的是個女人,她正在跟丈夫辦理離婚手續。
她丈夫出軌了她老板,她在被戴了綠帽子之后又丟了工作。
銀行劫匪自己生長在一個破碎的家庭,為了不讓兩個女兒經歷同樣的痛苦,把離婚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她選擇不吵不鬧,凈身出戶。
馬上新年了,沒有工作的她已經付不起房租。
沒有住處,就沒辦法把女兒們接來一起過年,法院還會把她們判給爸爸。
為了下個月的房租,為了能和女兒一起過年,她拿著一把撿來的玩具手槍,去搶了一家無現金銀行。
錢沒搶到,銀行劫匪被警察追的倉皇逃竄,慌不擇路間跑到了一座公寓樓。
公寓樓沒有后門,她只能一路往上爬,闖進了一套正開著門的待售公寓。
就這樣,七個看房的潛在買家,一個手拿玩具手槍的銀行劫匪,創造了這個小鎮上的第一樁劫持人質事件。
一個劫持人質事件,因為銀行劫匪性別的轉變,讓故事的風格從荒誕變為溫情,轉的突兀,卻合情合理。讓人直呼:牛!
那么銀行劫匪為什么會憑空消失呢?一定是其中某一個或者所有的人質一起幫銀行劫匪逃走了。
年輕警察經過多次盤問,終于得出了這個結論。
原來,所有的人質都在為了一個銀行劫匪裝瘋賣傻。
我被作者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寫作技巧驚呆了。
我一定要知道作者是誰!
我百度了一下,作者佛雷德里克·巴克曼是瑞典人。憑借處女作《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一舉成名。
巴克曼今年剛剛40歲,已經完成了好幾部小說,部部暢銷。
那么接下來,我打算把他的小說全找來,一頓猛看。
哎,不說了,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