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一個鞭炮在我不遠處炸響,一群小孩歡天喜地的笑著,蹦蹦跳的跑過來點上第二個鞭炮,快速的跑開去。一股濃濃的鞭炮的味道撲面而來,讓我突然意識到要過年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過年就從我的生活里消失了。雖然每年還是過著節日,可心里已經沒有那種年的感覺了,和平時過的每一天已經沒有什么差別了。
“啪”,一個鞭炮在我腳邊炸開,把我從沉思中拉了回來。小孩們看著我被嚇到的表情高興的在那里大笑著,我不由的嘴角上揚再次被帶入那遙遠的回憶里。
記憶中小時候過年是最開心的時候,大人們過年前幾天總是很忙碌,全家人一起擼起袖子開心的大掃除,年幼的我在大人之前跑來跑去傳遞著各種工具。年前大人們總會買回來很多很多好吃的,還有好看的新衣服。把好吃的每一樣都拿一個給我試吃,并對我說:“現在只能嘗嘗,要到過年的時候才可以拿出來吃喲!”。新衣服也是一樣試過后就疊好放在衣柜里等到過新年的時候才能穿。
因為有了對這些好吃的好看的衣服的期盼,讓年幼的我對過年充滿了期待。
小時過年我最喜歡的是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因為那天晚上大人們會把年三十要吃的大部分菜提前做好。那天晚上大人們在廚房忙碌著,年幼的我和小伙伴們在屋子門口燃放著被拆成一個一個的小紅鞭炮,不時的跑到廚房里拿一些大人們剛做好的好吃的出來和小伙伴們一起分享,大家一起開心的笑著。
“啪”,又一個鞭炮聲響起,還伴隨著一陣猛烈的狗叫聲傳入我的耳中,將我再一次從回憶中拉了回來。原來小孩們放了一個鞭炮在小狗邊上,把小狗給嚇到了?!肮蔽也挥傻男Τ雎晛?。
我調整了一個我的坐姿,再次開始了我的思考。為什么現在的我再也沒有了小時候那種過年的感覺了呢?
“慣性思維”這四個字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已經習慣了每天的忙碌。從來不覺的每一天都過得一樣有什么不好的,不再想為了什么節日而改變幾天生活的節奏。
思維定勢(Thinking Set),也稱“慣性思維” ,是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在環境不變的條件下,定勢使人能夠應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決問題。而在情境發生變化時,它則會妨礙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極的思維定勢是束縛創造性思維的枷鎖。
這是我在百度百科里查到的對于慣性思維的定義。正是因為我習慣了每一天過得一樣這種思維定勢,成為了我再也無法體會到過年那種美好感覺的思維枷鎖。
在電影《人在囧途》中,王寶強演的農民工在壞在半路上的車里唱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當時看到這里的時候,我一直不能理解沒錢怎么能過得好年。現在我漸漸的開始明白了,過不過得好年和錢沒有多大關系,主要是思維問題。
中國人的春節絕對是世界上最盛大的節日了,我們的先祖們為這個節日設計了一個很盛大的儀式。
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就開始了過年儀式。
臘月二十三祭灶日
臘月二十四掃塵日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臘月二十六洗福祿
臘月二十九小除夕
臘月三十日除夕夜
正月初一拜大年
正月初二祭財神
正月初三燒門紙
正月初五破五俗
正月初七人勝節
正月初八豐谷日
正月初十鼠娶親
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個繁瑣的儀式讓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提升著過年的感覺,可是我們被思維禁錮了,早已放棄這古老的儀式,現在很多人就連年三十的團圓飯都是在餐館里面解決的。過年走親戚已經變成了一種失去內涵的形式,大家還是用著平時慣性思維忙碌著。
慣性思維真是太可怕了,竟然讓我們這個有著幾千年文化歷史的民族開始忘記我們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
“啪啪啪……”一連串的鞭炮聲從遠處傳來,離過年真的越來越近了。我站起來活動活動了一下,因為坐得太久而有點僵硬的身體,轉身上樓進屋拿出紙筆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