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不知疲乏的的行走著,生活還是在永不停歇的繼續著,思維卻在不知不覺的改變著。
聽過一句話:別輸在起跑線上,對于從小教育的老師,家長來說,無非是真正的道理。學什么都要勇于超前,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后就是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周末還有興趣班,暑假還有特長班,永遠上不完的班……
這對于當年的我來說,也是聽這句話走過來的,可是我卻并沒有各種各樣的班,或許是當時的條件和地域的問題吧!也慢慢的造就了現在的我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時代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未來分工也會越來越細化,人工智能技術的到來也只是時間問題,今天看到一則新聞,無人超市即將來臨——天吶!此時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最先出現在我的腦海里的,就是很慶幸自己還在學知識,讀書,寫作……因為這些都是人交流溝通所必須的,情感類,文化類,藝術類……的東西在未來人工智能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在這方面人們還是有發展的空間。
前段時間,貓叔的飯團就和我們見面了,在文章中說到,蕭秋水老師當時極力推薦貓叔的飯團,反過來也是,在這種雙贏思維方式下,都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
如今的小灶群,每天的思想交流,也不失是一種雙贏的格局。
俞敏洪老師曾經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你有6個蘋果,你留下1個,把另外5個給別人吃。當你給別人吃的時候,你并不知道別人能還給你什么,但是你一定要給。因為別人吃了你的那個蘋果以后,當他有了橘子,一定會給你1個,因為他記得你曾經給過他1個蘋果。最后,你得到的水果總量可能不會增加,還是6個水果,但是你的生命的豐富性會成倍增加,你看到了6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吃到了6種不同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你學會了在6個人之間進行人與人最重要的精神、思想、物質的交換。
不僅利己利他,共同進步,達到雙贏也不過如此簡單,只是需要我們多付出一點點,多關心一點點,多思考一點點。
俗話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運用到生活當中也是同樣的道理,當我們想要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墻倒眾人推。這時候需要有效的溝通,知彼解已,思想的匯聚才能打開更寬廣的世界,一個問題,多點提出方案,多角度切入,不論是否合適,有思想交流就是最大的效益。
一定要理解對方的需求點是什么,相應的做出思考,不要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是溝通的大忌。你肯定會有這樣的感受,在你和他津津樂道的講述自己想的時候,你卻在玩手機,不是有句話這么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你坐在我對面,而是你在玩手機。”
如果沒有相應的反饋,當然就會失去溝通的意義。那么你坐在我對面,旁邊,甚至懷里又有什么意義呢?
道理說的再多,你不去想,不去做,一些都是徒勞。
手機,幾乎成了每個人的標配,每天打開數次,已經成為信息接受的領導者,其本身更新速度不言而喻,每個月都會出來一款新型號,大呼!快哉快哉。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
面對現如今的社會,如果還是安于現狀,求穩求樂,不突破自己,不逼自己一把的話,那你也只能是金字塔最低端的人,永遠看不到壯麗的風景和體會人生的美好。
不斷更新自己,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留下的車轍印,終將是你完滿路上的一段深刻記憶和刻骨的印記。
輸在起跑線并不重要,到達終點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