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幾天親戚家一馬上要上四年級的小孩被送到我家,說是讓我幫忙看看問題在哪,能不能輔導一下。
? ? ? 從進門的那一刻起,孩子像個木頭人,表情呆滯,甚至連換拖鞋這種事都需要她姐姐提醒。(現在看來,孩子一開始來是帶著畏懼心理的,一定覺得父母找到了更厲害的幫兇。)在沙發上坐定后,孩子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漠然地聽著姐姐數說她的種種罪狀。在這期間,她甚至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聽多了負面評價,孩子已經自卑到了極點,已經變得麻木,甚至不想再去做無謂的抗爭。)在她姐姐跟我說她種種不好表現的時候,我沒有認同姐姐的觀點,我始終站在孩子這一邊,我說問題不在孩子,都是家長的問題。或許看到我反駁了姐姐說的每一條罪狀,孩子的眼神慢慢活起來了,她甚至在偷偷看我,眼神里有欣喜,但更多的是疑惑。(沒有想到,竟然有人替她說話,還把責任歸在父母身上,她覺得不可思議。)她或許在想,為什么在家里都覺得我一無是處,為什么在你這兒都不是我的錯了,反倒是一個好孩子了。
? ? ? 在她姐姐走后,我跟孩子單獨聊天。 我說你聽到你姐姐那樣說你,你什么反應?她脫口而出——生氣,但是很快又說也沒啥。看樣子自尊心已經被踐踏得太多,她已經開始無所謂了,開始用逃避的態度麻痹自己。我說你覺得自己有哪些優點?孩子搖頭說,他們都說我沒有優點。我說你爸媽都沒有發現過你的優點嗎?她說我媽說從來都沒有發現我身上有任何優點。(這話出自親媽之口,實在讓人震驚。家長總在抱怨孩子一無是處,可是她也是有血有肉有尊嚴的孩子,家長這樣說,無形中把孩子內心僅存的一點動力也塵封起來了。于是現在他們看到的就是一個猶如行尸走肉般,毫無生氣的孩子。)我說你每天在家都干些什么?孩子說,每天早上都寫作業,一直寫。一次至少寫十幾頁。我說為什么?她說我媽媽說誰誰三四天一本就寫完了。我說你媽是瞎指揮,一天寫那么多,能保證質量嗎?孩子聽了這話瞬間笑了。(或許第一次有人敢這么大膽去批評她媽媽)我說你是不是覺得寫完了又有新的任務,所以你才故意磨時間,不想寫作業的。孩子笑著點頭。我說那問題就在你媽身上了。要是換了我,一天到晚干不完的事,寫不完的作業,我也會故意磨時間。她給我看她媽媽讓她每天抄的四字詞語,說積累了可以寫作文。我說這些詞你都知道意思嗎?她說媽媽會給我講意思。我說那抄了這么多,你寫作文的時候用了嗎?她說沒有。(脫離閱讀,單純地為了積累而積累,又有多大效果呢?)我說回去跟你媽說,就說我說的,這些東西以后不要抄了,浪費時間,與其這樣,不如大量閱讀。孩子頓時覺得得到了解脫。接著,跟孩子聊了很多,孩子也慢慢放下戒備,也不再像剛開始一樣,繃著身子坐著了。我說我不覺得你是一個差孩子,只是你爸媽沒有發現你身上的好,他們總是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你、要求你。你做不到,就覺得你一無是處。但是你今天成為這樣子,就是因為他們的方法不對,錯不在你。所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戰勝自己內心那個聲音。
? ? 第一天下午,輔導她寫作文,題目是《抹不去的記憶》。帶著她審題,跟她一起討論可以寫哪些內容。后來她告訴我想寫前幾天得了一個獎狀的事。我告訴她這個選材不錯。于是引導她跟我說當時她得獎的情景。孩子提到了,到了教室一直很期待能得一個獎狀,沒想到真的就得到了。結果,周圍的人都說她學習不好,不應該得。雖然聽著有點生氣,但是心里還是很高興。回家路上,特別興奮,想著趕緊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結果到了家,爸爸媽媽并不興奮,媽媽說那是老師為了鼓勵你的。我問孩子獎狀上寫的什么。她說是愛清潔、講衛生小標兵。我明白了,雖然是獎狀,但是并不是父母所期待的學習方面的獎狀,所以他們無視孩子的感受。在孩子敘述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孩子期待獎狀,說明她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她內心還是有追求進步的心。周圍同學笑話她成績差,不應該拿獎狀,那一刻孩子的內心一定很痛苦,也說明孩子平時在班上處境很不好。周圍同學對她的評價,更會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孩子拿到獎狀想趕緊回家給爸媽看,說明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但是遺憾的是,父母沒有抓住這個好的契機,致使孩子剛點燃的信心,再次熄滅。
? ? ? 第一天結束的時候,我讓她從家里選幾本書回去,結果孩子拒絕了,說看不懂。我說為什么?她說我一看書,媽媽就讓我必須讀出聲,必須要看一個小時。(當看書成了硬性任務,看書也便成了負擔,也難怪孩子不想看。)我說那你就讀出聲唄。她說他們說我讀書讀得不好,一個字一個字讀,還老是掉字錯字。(我瞬間明白,為什么馬上四年級的孩子了,現在讀書還如此糟糕。因為家長老說她讀得不好,孩子就越自卑,越不敢張嘴。家長的話,像一個標簽,硬生生地貼在了孩子的身上,心上。)我說今天回去,想看多長時間,看多長時間,想出聲出聲,不想出聲不出聲。孩子說真的嗎?我說是的,你媽的方法是錯的。
? ? ? 第二天下午再來時,姐姐說她回家好些了,但是還是需要人催,說硬要等到下午來我家之前才完成任務。我對她說,沒有關系,只要你自己能合理安排時間,把該干的事情干完就行。前一天提到要補閱讀理解,聽她姐姐說晚上就催著去書店買書,書店關門了,一大早起來又去書店買書。(這是個不錯的表現,說明孩子內心是迫切追求進步的。)下午做題的時候,效果很差,完全不想讀短文。(事后反思了一下,或許是因為之前從來沒有按照正確的方式做過。)我挨個給她講方法,講讀短文的重要性。她倒是答應明天會有改變。
? ? ? 第三天下午,她姐姐送她過來時,說在家把我的話當圣旨一樣,就只聽我的。 (家長要反思一下,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聽他們的話呢?)做閱讀之前,我讓她先坐在我旁邊自己讀,不認識的字我告訴她,一遍讀完后,自己坐到桌旁再讀四遍,自己做后面的題。結果今天效率特別高,二十多分鐘就做完一篇,再一看,大部分都是對的。我趁機表揚她,夸她是實力派。于是又開始第二篇,同樣的很快就做完了。于是跟她一起總結今天做得好的原因。我檢查她在家寫的作業時,發現書寫明顯好轉,正確率也很高。我問她父母有沒有發現她的這些變化,她說沒有。我說為什么呢?她說我媽說,我倒是想夸你,但是實在找不到可以夸的東西。我說那你想讓他們表揚你嗎?她說隨便。我說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其實你還是很想得到他們的表揚的。她笑而不語。我說那這樣吧,我給你寫個證明,這樣他們就相信你的進步了。寫完后她自己看了看,很滿意。回家路上她一直把我寫的紙攥在手里。見到她姐姐時,我大肆表揚她,夸她今天變化非常大,讓她姐姐回家跟父母說,要多夸孩子,其他的不要多說。
? ? ? 三天時間,孩子已經有變化了。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但是換一種方式,孩子就會有大的變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反思,是不是自己教育的方式不對,不要一味指責孩子。孩子是有情感的人,不是機器人,不是你的一個指令下去,他們就會保質保量去完成任務。沒有誰是天生喜歡學習的,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想辦法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內動力,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也會在學習的路上自發自覺地往前奔跑。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不斷地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 ? ? 家長的嘴是有魔力的,你多看孩子的優點,多去夸孩子,孩子就會越來越好;反之,你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天天叨叨,最終孩子就像被巫婆施了魔法一樣,最終會朝著你最不希望的方向發展,最終就會變成你口中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