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云閱讀的文章,看到一篇青年文摘上的,標題是“我20歲,還不算太晚”。點進去,原來是一個不曾停歇努力步伐的大二學生,回憶著自己一學年發生的事情,告訴自己,還不算太晚,還算年輕,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還算”兩個字簡直要讓人的眼鏡跌破,明明是很年輕的年齡,明明是充滿可能性的階段,用這兩個字,讓我這種大姐姐類型的人心里全然不是滋味。
想起當年的自己,看著凄慘的成績單,數落著寒酸的人際交往的時候,大略也有過這種心境吧:時間過得太快,當初的無限可能性在慢慢變窄,越來越暴露在兇猛的世界面前,越來越認識到自己在很多事情上的無知和無能為力。
我以前在想,可能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混沌的認知的過程吧?但是好像又不是,明明身邊很多同學早早就定下來出國的目標,一直努力考托福背單詞刷績點,成功在國外站穩腳跟還時不時分享國外的美食美景。還有比如師姐,還在你為了掛科擔憂的時候就已經確定好算法的方向,現在博士沒畢業就被華為30萬年薪預定了,還有身邊一些漂漂亮亮的女孩子,經營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很漂亮獲得王子的青睞。
好像大家都很明白自己要走的路呢,或許,只不過是,很多人在同樣是20歲的時候,都遇到過困惑,有些人像師姐,早早定下來目標,堅定地努力同時還享受著生活。而有些人比如你自己,花了兩三年的時間還沒有搞清楚未來的方向,跌跌撞撞,一直在假裝是個有志向的有為青年,實際上根本說不出一個目的地。
成功沒有一個定數,但是總有一些自己喜歡的想要做的事情。與其浪費時間想象,不如行動起來。在還算年輕的日子里,立刻開始自己的夢想,開始一個計劃。
比如,每天更新一篇800字的文章,雖然會被嘲笑,但是每天的思考和輸出總會帶來進步。比如每天跑步30分鐘,雖然未必能瘦下來,至少爬樓梯不會再氣喘吁吁,也不會冷不丁地生病。比如開始用富蘭克林的13條原則的其中一條約束自己,變得整潔,克制,高效。
20歲的小姑娘都說自己“還算年輕了”,吃了這么多年飯的我們總不能還窩在自己的舒適區域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