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發現了一個搞笑的名字

昨天晚上,室友z在她們班某同學的信息表上發現了一個搞笑的名字。

馬,茍,女。當她一字一頓地讀出這個名字時,另一個室友差點笑瘋了。

是啊,這人的爸媽該有多智障,才會給孩子起這樣可笑,不上口,還容易引起歧義的名字?

可是,那個叫馬茍女的人不是z的同學,而是她同學的媽。

那個同學來自河南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她的母親前兩年因為疾病失去勞動力,而那張表格是為了申請困難補助。z是他們班班長,申請困難補助的表格暫時放在她手里。

那位同學的家庭年收入一欄中,工整地填20000元。

20000元是什么概念?我只知道幾年前,我上民辦初中時一個學期的學費加上其他各類收費都要超過一萬。即使河南的消費水平比上海低,一年2萬也實在是個小數字。

仔細想想,我忽然感覺這個名字沒那么可笑了。一個長于農村,生活貧窮的中年人,有這樣的名字,也許并非怪事。

這世上又有多少事,在我們眼里匪夷所思,卻又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真實地存在著。

講真,回想起這個素昧平生的同學,我還是震驚不小。

我知道中國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我也知道那位同學和他們相比,或許還不是最困難的人。但這也是我第一次清晰地感受到,所謂的中產和貧民,可能只有一墻之隔。

上海平均工資過萬,百萬富翁滿地跑,這樣的傳言恐怕僅僅是傳說,離大多數人的生活太過遙遠。也許當你走在校園里,迎面遇上的那個校友,還會認為上海最低工資很高。

有句話說,你辛苦努力的終點,或許只是別人的起點。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們總是誤以為身邊的朋友,圈層和游戲規則代表著一切,何不食肉糜不過是酒足飯飽之后的玩笑。可我們目光所及之處的世界,又能有多大?

z的那位同班同學還算幸運,至少她擠過了高考的獨木橋,來到了上海。而在西部的某些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高中畢業率還不到50%。

當你在感嘆大學生滿天飛時,又是否見到過早早輟學的童工?

當你取笑著別人的名字時,又可曾想到過,他們沒上過幾年學的父母,簡直和你生活在平行時空?

沒有誰生來就是為了體諒別人,可一個看不見別人生活的人,注定是井底之蛙;說出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也不過是個宮廷中的傀儡皇帝。

同樣,z的那位同學會怎樣看待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怎樣面對高消費水平的同學,我也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生而為人,多一份同理心總不會有錯。

面對辛勤工作的纖夫時,巴菲特曾不禁感嘆,為何同樣來到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卻只能從事如此艱辛的體力活,在溫飽線上艱難掙扎。

這位股神有著不錯的家境和傲人的資本,他本比任何人更有理由恃才傲物。

可是在巴菲特看來,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上帝擲骰子的運氣,讓他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身為白人男性,他也從來不必面對世界設下的一道道障礙。

可又有多少人,依舊固執地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懶惰和無知。

而那些過得不如你光鮮,甚至握著一手爛牌的人,也許對你沒有那么多期待,只希望你能擺托心中的頑固印象,理性地看待他們。

你大可不必像巴菲特一樣,為縮小貧富差距奔走效勞 ,但你也應該明白,世上沒有那么多值得嘲笑的人和事,真正可笑的,或許是無知和狹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