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這篇文章的第一遍,我對作者的觀點不甚贊同,提倡早起面對的是早九晚五的上班族,大家白天為工作奔忙,晚上到家往往8、9點了,本就疲憊不堪,稍干點事就深夜了,晚睡后早上起不來,影響一天的工作效率,工作未完成需要加班,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更加沒有自己的時間。如果能選擇早睡早起,六點起床距離上班時間還有兩個小時,不論健身還是學習,都有了一段完整的時間,如果說想做的事是和工作不相關的,這就是最好的時間。作為一個寶媽,圈中想做點自己事情的媽媽們大多選擇這樣的方式。
早睡早起還代表著一個人的自律,80后90后晚睡本就是常態,你能在作息上約束自己推及其他方面也是個能嚴格要求自己的人,雖然說不用信奉早起,但能堅持早起的人讓我看到更多的勇氣與活力。
然而,我也并不是個早起的人,工作日我都是踩著點起床周末必定要晚起兩個小時以上,如果要做些事情,我的選擇是把寶寶哄睡后做,他睡了,整個世界都安靜了,這時看書寫文效率最高,做完事兒再睡帶給我一種安心,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讓我第二天早上更加從容。
把文章又看了一遍,又有了一種感受,作為我們現代人,真的要感謝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擁有選擇早睡和晚睡的自由,農耕時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狀態早已遠去,我們也有了個人的自由,沒有人規定你應該幾點睡,豐富的資訊、夜宵、深夜黨網絡上的狂歡,無一不提供晚睡的便利。
也想到,如今是我們的時代了,上一輩想要把他們的習慣帶給我們,他們不再是權威,當一代人熱愛的都是晚睡,他們的成就差異只是個體間的差異而不是由幾點睡決定。
早起黨無需驕傲,晚睡黨無需自卑,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擁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