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并不稀奇
某次線下分享,作為嘉賓,我提到了知識付費。
“自古就有,不神秘,不稀奇”。
“宗教本身也是知識付費,大和尚們拋開世俗凡塵,投入時間誦經讀書,以感悟形式傳給迷途之人,信眾們則甘愿供奉香火補貼僧眾,與知識付費道理一致。”
知識付費,喜歡而焦慮
2017年初,突然朋友圈信息源源而來,合口味但看不過來,興奮并焦慮著。
于是把收藏的文章全部打印,集結成冊,A4 紙能有七八厘米厚。
用最笨的方法劃重點,有關職場、教育、心理的概念在腦中有了痕跡,再遇到就可意會了。這個階段感覺吃大家做好,再端上來的菜,感覺很爽。
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哲學和心理學。
哲學告訴自己:人生非常短暫,就像一顆流星,在時空中劃過,你可能用很長時間去睡眠,醒來幾十年,再睡去,通向何方,無人知曉!些許開悟。
因為接受批評教育緣故,心底殘存些許自卑,樂于自省,而心理學讓我懂的內心自洽。自省過度,是一種自我攻擊。若過多反省,卻又如何做成自己模樣?
看清自己,打通任督二脈
有些人接觸哲學后,過于執著,甚至抑郁,不少皈依宗教。
宗教的門檻,我還沒越過去。
于是去北京西山的龍泉寺找感覺。某天清晨,站在廟門口,突然頓悟:絕大部分行業存在的意義在于給別人提供價值,宗教提供的是療愈內心的理念,本身是一種高級知識的提供者。
醫巫同源,醫生自然需要同時具備治療疾病、療愈患者的能力。很多人在討論:到底技術好的醫生值得信賴還是懂的情緒疏導的醫生更加受歡迎?一個硬幣的正反面,缺少任何一面都不能說完整,有什么好討論的。
知識付費的意義不亞于新文化運動。
在學習的過程,對教育認知也重新回爐。
領悟了真正的教育是愛和陪伴,而不是成人自以為是的指手畫腳。無須以愛之名義壓制兒童,成人只需學習引導方式,因為學習力上,孩子才是成人的老師。
人們往往對名流、大咖有仰視感,破除光環效應,知識付費功不可沒。
曾特膜拜的某些技能,可拆解為若干小目標,你若學習,也可達到。大咖的存在,只是因為他們比你更努力,破除光環效應,才能盛開自己。
學習過后,幸福在哪里?
很多人學習后原地踏步,與之前相比,憑添焦慮,或許錯了方法。財富自由之路大家爭先欲走,但付出常人幾倍心血,你真的準備好了?
活的幸福而有價值是人生目標,但其實幸福感取決于欲望是否和當下境況契合。你可以選擇努力奮斗成為20%,要么學會自洽的本領,幸福生活在80%的世界。
名牌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出家,世人聲聲嘆可惜,卻不知俗人根本看不穿。繁華都市退居小城,周末三五小友閑聚,自得其樂,未嘗不可。創業者從心而為,下水撲騰,何嘗不是人生修練,若淹不死,終有機會變身浪里白條。
每條道路,都有風景;每種選擇,必須算數。
知識付費浪潮,總會降溫,但必須經歷一次。
因為這是對過往教育虧欠的補償,也是修正自己的難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