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是一種傳染病,不幸的人和窮苦的人應該互相躲避,以免傳染得更厲害。
————
人到最后就是健康和金錢兩件事,其它基本都是泡沫和忽悠。
外出偶遇一八十多退休老太,非常健談,完全停不下來。
講述其老年公寓老太和老頭比例二比一(平均年齡84),大概有些單身老頭特別怕老太太因為他們有點錢而黏上他們,見到她們都是退避三舍。
說白了就是“資源掌控力”的事情。
所以要高度警惕任何削弱你的健康和資源掌控力的人或事。
————
大家發現沒,能考上名校,最后在商界、科學界、藝術界、政界混到上層的孩子,小時候都很純凈,眼眸如明鏡,沒有那么多雜念。
而那些小時候耍油皮,心眼多,看起來猴精,偷奸耍滑,說話一套一套的孩子,長大以后,幾乎都是泯然眾人,成為販夫走卒。
————
有一個簡單粗暴保護自己的方法:遠離比自己差很多、過得不如意又愛抱怨的人。
————
沒有基本的利益來源,一個創作者是不可能有持續的熱情和精力來源源不斷的生產內容。
————
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花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最不負責任。
————
以我觀察,不真正把書好好讀完的人還有一個傾向,就是拒絕理解復雜的東西。
比如,當他們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回答讓他們覺得不夠簡單直白,那在他們看來就構成了一種冒犯,就是裝了。
他們對待電影、小說、訪談、繪畫等事物時,態度也大體如是。
————
既然眼前的快樂會消失,那同理,當下的痛苦也會消失的。
這么一想,反而更開闊了。
不要止步在眼前的痛苦里,人生就是開心和難過總是在上演,努力去創造快樂,扛過難過的時刻,生活總會變好的。
————
天上不會掉餡餅這話,沒經歷過自己賺錢、手頭缺錢的人,是理解不了的。
九十年代大下崗,基層公務員大范圍欠薪,過年領幾箱本地煙廠的香煙當工資,不少家庭一年到頭不見葷腥,也就過去二十來年,新一代年輕人已經覺得資本到處作惡了。
————
出身底層家庭的人最害怕的一件事,或許就是怕被人看不起,進而陷入到無盡的自尊陷阱。
他們極度敏感和容易被冒犯,他們希望能和比他們層次高很多的人平交,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會想盡辦法在言行上壓人一頭,而強行凸顯自己尊嚴的結果是丟失了很多機遇。
沒有實力支撐的自尊心,和一劑毒藥沒有區別。
————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找對象那么難呢?
因為擇偶市場也是贏家通吃原則,金字塔上端的那部分人,收獲了幾乎所有人的追捧,剩下的大部分人,互相看不上。
尤其是女性,對于跟自己條件差不多的男性,都是不屑一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