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歸于嬰兒》1
健康是生命的自在無病狀態。生理的疾病大多是由于心理的疾病引起的。潛意識會制造神經癥,這是現代醫學知道的事情,潛意識制造各種疾病是需要被驗證的事情。今年6月到現在我閨蜜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由于信佛曾經想有出家的想法,這兩年頭發越來越白,她自己也不清楚原因,感覺是血熱或者是遺傳因素,因為她媽媽頭發年輕的時候也白了。6月我們一起去終南山聽了心法課后,她發現可能不是遺傳,有可能是潛意識出了問題,但沒有自知。于是就開始由內心找原因,在兩年前她曾經有想出家修行的想法,想等孩子大了去山上寺廟里面住些年,意識到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了頭發白。當她認定后就開始了由“心”開始自我療愈,每天與自己對話,再加上了理療。現在三個月的時間,頭發已經黑了很,照這個進展年底前有可能全部變黑。這是在我自己身上之外見到的第二個例證。
觀點:疾病是自己創造出來的,是因某種程度上的需要而創造。
潛意識往往是“軀體思維”,通過我們的身體反饋我們內心的狀態。比如當你心中不安的時會有各種所謂的“不小心”發生。很多時候也是有意識的行為,為了博得某種“關愛”,為了緩解某些矛盾等。因為病人雖然痛苦,但有幸福的一面,可以被家人關心照顧,夫妻關系不好吵架的會停止;孩子也會用疾病喚醒父母,讓他們暫時停止爭吵關注自己。人會用疾病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回想朋友鄰居的孩子,就是因為他們倆一直吵架,孩子咳嗽了兩個月一直不好,吃藥也不管用。我自己小的時候也是,當想吃好吃的或者想要愛的時候會通過“幻想”得病,然后開始不上學,可以在家休息,讓老爸帶著出去玩。回想這些內容似乎中間確實有些道理,現在也在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的狀態。因為多是一個人在打拼,自從畢業后基本上是鐵人的狀態,因為不會有人因我有病而太多關愛,不會有什么盼望,反而會影響到工作,健康狀態一直在吃上學時運動的老本。或許這就是當自己知道病沒有“好處”后的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