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內容是專題8:《做一只“會拐彎的毛毛蟲”——我能“腦筋急轉彎”》,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積極心理品質。
思維定式,很多人不能言說的痛,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做,不會變通、不會舉一反三!本課心育活動課,培養學生懂得在問題面前要能夠做一只“會拐彎的毛毛蟲”,不因循守舊,了解思維靈活的人往往遷移能力強,能夠舉一反三、善于變通。突破固有的思維定式,才能讓腦子變得更加靈活。? ? ? 小學生思路狹窄,因循守舊,人云亦云,隨大流的現象普遍存在,本活動課以“毛毛蟲實驗”? 為發散點,旨在鼓勵學生大膽、靈活地思考問題,勇于打破解題常規,敢于突破思維定式,做一個思維靈活變通的孩子。
一、團體熱身階段:“思維包圍圈”? 。
游戲:神秘人物,老師拿出畫框(正反兩面分別畫有同一人物的畫像,寫著不同的身份)? ? ? 學生通過觀察神秘人物的眼睛和神情,說說發現了什么? 。教師揭示神秘人物的真相,原來畫像上的提示語束縛了我們的思維,禁錮了我們的大腦,形成了一個“思維包圍圈”,使大家不由自主地順著提示語的思路想下去,可這就是我們平時經常說的思維定式。
二、團體轉換階段:“毛毛蟲的啟示”。?
播放動畫和錄音,學生通過分組討論,認識到毛毛蟲固守原來的習慣,守著松葉卻餓死了,人也一樣,一旦形成思維定式,就會習慣地順著固有的方向思考問題,不愿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
三、團體工作階段:突破“思維包圍圈”。
老師通過立利蛋、讓線段變短、巧動杯子、大腦“接力賽”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突破“思維包圍圈”,多角度思考問題,靈活地解決問題。
四、團體結束階段:腦筋常轉彎。
思維小游戲,小組內討論針對題目說說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