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初漪
今晚,赴一場邀約。
月光碼頭,水波蕩漾,光和影疊疊重重。
金雞湖畔,好風如水,湖里是否也會有珍珠?
也許有,也許沒有。
今夜,我為一顆珍珠而來。
是誰說,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是一個叫蔣坤元的蘇州人這樣講。他用他直白的語言豐富多彩的經歷來詮釋這個結論。
我想,這顆珍珠實際上就是他吧。
幾十年來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一個人,就像那飽受煎熬,在沙的磨礪中,把痛包裹起來,一層又一層,終于成為一個飽滿奪目的珍珠。
而這經歷,是任何人都無法復制的。
正如小隱說:那些奮斗過的身影,那些經歷過的酸甜苦辣,都是生命賦予的美好禮物,獨一無二。
今夜,第一次見到這個在簡書里的風云人物。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探尋眾人口中的他,但所有的評價,也不如自己親見直接。其實知道蔣老師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應該有兩年之久了,每天看他三四點鐘開始更文,常常心懷欽佩。至于見或不見,只是機緣未到吧。
初見,他居然記得我的姓氏和來自哪里,問我簡書的名字,我和他說后,他立即聯想開來,恰好也是符合我最初的想法。
我想這是一個怎樣心思細密的人,他留意身邊的一言一語一草一木,萬事萬物皆文章。也如他的文,來自生活中的只言片語,細細碎碎,小而見大。
他送我的簽名書上是這樣的三個字:善為根。
這三個字,是送給我的勉勵,也植于他內心深處的信念。以善為根,做人做事,定會福運至之。就如他每日和愛人去念佛,一日三省,平心靜氣地面對世事,忘我無我。
一行十人,新朋老友,各有故事。陌上塵江南小隱,玉瓊千里目曉風思語,秋菊坤元香樟樹下,太湖風徐徐道來,塵埃KM與秋識。人生有緣,終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特定地點遇見。
臨別,蔣老師問我:什么時候到渭塘來?渭塘有他的家,他的事業,他的驕傲……我想,有一天,會去那里看看吧,看看那是否有真的珍珠……
愿最初的相逢,留下最美的漣漪。—初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