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新華網)新華網昆明8月7日電(記者李家瑞)近日從北京到云南探親的楊女士,在云南旅游唯獨選擇了“普者黑”。她對此很滿意:“這里勝似桂林山水,更有荷花世界,特別適合夏天一家人來玩。”
在云南旅游版圖上,普者黑是剛火起來的旅游新秀。資源優越但曾偏居一隅的普者黑,乘著《爸爸去哪兒》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全國熱播的東風,憑借高鐵開通的便利,實現華麗逆襲,迎來四海賓朋。
熱播節目使之聲名鵲起
普者黑風景區位于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丘北縣,以山水田園、荷花世界、候鳥天堂等聞名。2013年熱播的《爸爸去哪兒》讓這里的山水走進大眾視野,而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讓普者黑又一次廣受關注。
云南普者黑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是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屬于云南省城投集團的全資控股子公司,公司作為城投旗下大休閑板塊資源整合開發平臺,目前旗下擁有20多個景區,包括普達措國家公園、虎跳峽景區、梅里雪山、文山壩美、普者黑等。
按照省委省政府集團公司領導的要求,目前,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產業有限公司正在攜手云南普者黑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完成打造普者黑5A級景區升級改造的系列工作,爭取在今年內完成5A景區申報工作。
云南普者黑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洪林說,對于知名影視節目的取景地,風景區盡量保留拍攝時的原貌,不作過多改造。“有人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攝地應該有很多桃花,但我們覺得如果刻意種‘十里’桃花的話,既不是普者黑的特色,也不是電視劇里的樣子,太假了。”
在保護取景地原有風貌的基礎上,風景區在2017年還借力影視作品,到廣州、西安、成都等城市舉辦了多場推介會。張洪林介紹,目前因為電視節目來到普者黑的游客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
影視作品不僅引來了客人,還無意間擴大了風景區的范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拍攝地原本不屬于普者黑的核心區域,但自從電視劇流行之后,這里變得越來越熱鬧。“可以說這是一個美麗的意外。”張洪林說。
來自云南曲靖的劉女士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忠實觀眾,來到普者黑尋找劇中的“青丘”。她說:“電視劇里藝術化的場景更好看一些,不過現實中的普者黑也很美!”
便利交通帶來滾滾客源
2016年底,聯通西南與華南的重要鐵路通道南昆客運專線開通,游客可以乘坐動車組列車抵達普者黑火車站。為了方便游客前往風景區,當地政府專門開設了從火車站前往風景區的公交線路,全程只要20多分鐘。
“以前從昆明開車到這里要4個多小時,現在坐火車,加上坐公交的時間也就兩個小時。”張洪林說。據他介紹,風景區正在積極申請設立到火車站的直通車線路,自己采購車輛并運營維護。直通車“檔次更高,沿途也不需要停靠”,能讓游客更加舒適、快捷地抵達普者黑。
根據當地政府統計,隨著高鐵開通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2017年上半年普者黑風景區接待游客17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1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23.3%、46.3%。
在政府主導下,風景區內的仙人洞村和普者黑村自2013年起逐步開展了民居改造工程,不少舊居煥然一新,成為頗具民族特色的客棧。民宿行業的發展不僅為風景區吸引了更多游客,增加了游客在風景區內的消費,也大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目前住在風景區里的游客占到60%到70%,以前還是住在縣城賓館的多。另外,帶動地區經濟,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本身也是我們發展旅游業的責任。可以說民宿行業的發展實現了景區與老百姓共贏。”張洪林說。
保護資源謀劃可持續發展
普者黑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獨特,濕地、峰林融為一體,村寨、田園和諧統一。風景區夏有萬畝荷花,冬有候鳥成群,既有江南水鄉的婉約,又有桂林山水的奇秀。這樣的景觀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張洪林說,保護好普者黑的自然資源是風景區發展旅游業的前提和主要目標之一。“這些年來公司做了很多工作,在上游4條河流做了生態處理,景區周邊幾個比較大的鄉鎮也都做了土地滲透系統。”
面向未來,他表示,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多,公司會加強在環保領域的投入,同時也希望政府繼續扶持,游客提升意識,“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保護好普者黑的山山水水”。
2017年普者黑花臉節于7月18日在風景區所在地丘北縣開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參與“抹花臉”狂歡。福建人張女士在網絡上了解到彝族花臉節,很感興趣,于是和丈夫及友人一起來到了丘北。“現場的氣氛很熱鬧,你看我的臉全都被抹黑了!”
面對少數民族節日吸引來的大量游客,張洪林很“淡定”。“不會把節慶活動特意安排到景區來,更不會利用節慶活動收費。我們覺得應該遵循當地群眾的傳統,主要由他們自發組織,我們加以宣傳和引導。比如花臉節,雖然是在縣城辦的,但是游客來了丘北,不會錯過普者黑,來了普者黑,也會了解花臉節,我們共同發展。”
轉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