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9月25日 周二
起床:5:00
就寢:11:00
天氣:晴
心情:愉快
紀念日:
叫我起床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年度目標及關鍵點:專業論文發表
本月重要成果:錄制微課,寫專業文章
今日三只青蛙/番茄鐘
1.大學區教研資料整理
2.講卷子
3.錄制微課10
成功日志-記錄三五件有收獲的事務
1.微課后期制作完成
2.清蒸鱸魚做的色香味美
人際的投入
1.和老媽聊天
2.和老公兒子一起過節
開卷有益-學習/讀書/聽書
1.《指數型組織》
2.聽樊登讀書會《瘋傳》
健康與飲食:米飯
今日步數:2056
今日鍛煉:瑜伽
今日飲食: 米飯
3.好習慣打卡
【1】每天晨讀晨講,不斷接近夢想
《原則》之做到頭腦極度開放(三)
四、與可信及愿意表達分歧的人一起審視你的觀點當一些問題太過復雜,你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時,你可以讓這方面知識更豐富、可信度更高的人幫你做決策,而你仍可以旁聽他們并以深思熟慮的方式發表不同意見。
五、識別你應當注意的頭腦封閉和頭腦開放的不同跡象
1.;頭腦封閉的人不喜歡看到自己的觀點被挑戰;頭腦開放的人更想了解為什么會出現分歧。
2.;頭腦封閉的人更喜歡做陳述而不是提問;頭腦開放的人真誠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錯的,提出真誠的問題。
3.;頭腦封閉的人更關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頭腦開放的人常覺得有必要從對方的視角來看待事物。
4.;頭腦封閉的人會說類似的話:“我可能錯了......但這是我的觀點”;頭腦開放的人知道何時做陳述,何時提問。
5.;頭腦封閉的人阻撓其他人發言;頭腦開放的人總是更喜歡傾聽而不是發言,他們鼓勵其他人表達觀點。
6.;頭腦封閉的人難以同時持有兩種想法,他們讓自己的觀點獨大,擠掉別人的觀點;頭腦開放的人會在考慮其他人觀點的同時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并反復權衡兩者的相對價值。
7.;頭腦封閉的人缺乏深刻的謙遜意識
【2】每天一分鐘,每周一本書
《洞見》 作者:趙昂,;拆解人:流金歲月
建立認知閉環,解決成長焦慮;升級認知,應該是一個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很難,但并不神秘的過程。
認知升級的過程是一個“認知閉環”,選擇學習認知到踐行驗證認知,最后是調整迭代認知。
第一步,選擇已被驗證的認知,學習之。這個過程的關鍵是要分清,哪些是值得學習的認知。所學知識要么被科學方法驗證過,要么被他人經驗廣泛驗證過。前者如記憶的方法,后者如寫作的方法,演講的技巧。
第二步,自己踐行,驗證認知。即使學到的知識被別人奉為真理,也是需要自己親自踐行的,這個過程無人可以替代。
第三步,從踐行的結果中,調整迭代認知。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多次的反饋,每一次反饋,就是迭代認知的機會。我們在踐行中修補、完善、加深那些本來屬于別人的認知,逐漸形成屬于自己風格的新認知。
第四步,從第一步開始,重復這一過程。認知是一個沒有極限,只有層級的東西,認知到了,視野就大了,格局就大了,所要做的事情就大了,又會觸碰到新的認知邊界,于是,開始新一輪的認知與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