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元旦與朋友相聚,她向我講述一個恐怖故事,當然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個故事。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程序猿在二手市場上買了一個比較便宜的二手電腦。純粹想買一個便宜且可以使用的電腦,并沒有顧慮太多,沒有深入思考:這二手電腦為何便宜得如此離譜?只是在使用該二手電腦一段時間后,他似乎是有點懷疑了,那臺二手電腦不管是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很值得嘉獎的。但是,忽然某一天,電腦屏幕先藍了屏,隨后出現了類似短視頻的一段影像。雖然這讓人覺得很恐懼,無意間隨隨便便出現了這一段短影像又是為什么呢?或許是上個主人遺留下來的吧,這可不太妙。”
“當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時,他覺得他的心正在被巨輪碾壓。那個巨輪不是別的,正是恐懼。他回家在開鐵門時,對面門擠滿了旁觀者和警察,濃烈的血腥味撲面而來。由于昨晚電腦視頻的驅使,他上前去詢問旁觀者,‘發生什么事了?’‘這對夫妻莫名其妙地就被殺了。’‘什么時候的事?’‘不知道,我也才來,應該是今天白天吧。’‘謝謝了。’問完之后,他心里的恐懼夾雜著一絲絲喜悅,或許、好像他通過那臺電腦他能看見別人的未來呢。沒錯,那臺電腦昨晚播出的短視頻不是別的,正是夫妻遇害現場。但也有可能是變態犯罪分子故意發給他,讓他看的呢?畢竟遇害時間不明,雖住在一幢樓里,相互并不認識彼此。僅憑如此,不能證明自己通過那臺電腦能看見別人的未來。”
“帶著這樣的疑問稀里糊涂地過了幾天,白天依舊帶著微笑和樓下小賣部的討人喜歡的女店長打招呼,盡管死神微弱的氣息籠罩著這片地區,如果之前的短視頻讓他感到恐懼的話,這次的視頻無疑讓人膽寒的。第二天早上再見女店長并和她打招呼時,他刷白的臉上掛著淺淺的慘淡的笑,不知道會不會發生像短視頻那樣的事呢?”
“毫無懸念,結果在當天晚上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地發生了女店長的慘死之案。這下可以相信了,通過他的電腦似乎可以看見別人的未來。在這以后,有陸續出現兩三件事件證明這一點(不重要,所以不再贅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說到這里,她幾乎是帶著哭腔的),當他在電腦里看見他自己的未來:一雙手從背后伸過來,他卻根本不敢向后看。他一直雙眼緊盯著屏幕,不停地咽口水,不停地流汗,但是就是不敢往后看。”朋友雙手捂著臉說,“真的好可憐。”
我想說的是,恐怖影片最后的那個橋段(或許這根本算不上傳統意義上的恐怖影片)。我們在生活中大多數時候作為一名旁觀者,旁觀別人的事件,別人的喜怒哀樂,淡定從容。但是當我們自己遇到一些事時,我們根本沒有勇氣面對它,盡管明知可能是什么后果。或許我們可以再延伸一下,正如紀伯倫《我的心曾悲傷七次》中我的心悲傷的第七次:側身生活的泥潭中,雖不甘心卻又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