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沉默的巨獸,將一個閃閃發亮的女孩吞噬,嚼碎,幾經揉搓、重塑之后,吐出一個人見人愛的賢妻良母,旁人則紛紛贊許并效仿,這就是婚姻。
婚禮時的教堂鐘聲,一如自我的喪鐘,令她從此止步,化作傀儡,余生只留下溫柔軀殼。
昨日,一位久未聯系的大學同窗突然微信我,詢問學位證的編碼問題,原來她升職需要遞交材料,卻發現學位證不知所蹤,向相關機構查詢又來不及,只好同學間一個個問過來,好在大家的證書都是連號,很快便查到了她的編碼。
松了口氣之余,她無奈道出,畢業后埋頭子女家事,自我管理實在是疏懶了些,升職也是一拖再拖,才會令這種險情發生。
想當年,她是出了名的好學生,上課自習預習復習,向來爭先,成績也是傲然眾人,從未有拖沓之時,浸滿汗水的一張學位證,包含青春的希望與努力。
十年前的學霸姑娘與今日蒼白疲憊的主婦,是同一個人。
首先失去的,是進取之心。
有了孩子以后,好大的世界,有趣的冒險,種種未知而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宛如歌至終章, 詩到十四行,需戛然停止了。
《亂世佳人》中,人們只讀到斯嘉麗的堅強果敢,卻鮮有人注意到,她母親在臨終前一直重復的名字,是當年曾有婚約卻死于斗毆的表兄,扮演了幾十年完美的母親,在彌留之際才終于又做回那個海濱城市的15歲少女,會咯咯地傻笑,會在半夜與同伴喃喃私語。
《回憶愛瑪儂》中承載人類億萬年進化記憶的少女,一旦結婚生子,便失去了這份回憶,只余下將孩子好好撫養長大的責任,猶如雞蛋的殼,種子的囊,失去了內在的動力。
人類社會為了其自身的發展與穩定,將婚姻形式美化得圣潔高貴,欺騙了不少無知男女,婚前日日思君,婚后天天撕B,大約是不少婚姻關系的常態。
為什么?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究其原因,根本就是“未婚女子各有各的美,而已婚女子只有一種美,便是賢良順從”。女人對家庭幸福有決定性的影響。開個玩笑,甲乙兩位成功人士各有一位賢淑的夫人,那么拋卻倫理因素,將這兩位夫人調換至對方家庭,這兩家必然還是和和美美,一切運轉如常,因為好妻子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并沒有自己的個性,哪怕各玩各的,也體貼得一模一樣,決不影響婚姻穩定。17世紀的法國貴夫人,密會情人之后,會仔細地將沾有濃烈大馬士革玫瑰香薰的手巾,換成輕柔的橙花香巾,才坐上馬車回家,繼續扮演溫柔好妻子的角色。
這也是男人不論家庭幸福不幸福,都要外出覓食偷腥的原因,婚姻不夠幸福的,出軌出得理直氣壯,幸福的,天天對著一個面目模糊的妻子,自然也是蠢蠢欲動。
婚姻使女人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失去曾有的一切可能性,以溫柔軀殼維持著家庭齒輪的運轉,而當外敵來襲,婚姻瀕臨破碎時,并沒有哪種更好的選擇。
所以男人,珍惜嫁給你的這個女人吧,你以誓言引誘她,以嬰孩困住她,囚禁她在你的牢籠,與你共度這虛幻一生,便請陪伴而不是離棄她,你們都不是最初的自己,卻注定一同走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