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們家是最普通的農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父母也不大會講深刻的大道理。父母給兒女們最多的教誨不過是:好好讀書,凡事要靠自己!
? ? ? ? ? ? ? ? ? ? ? ? ? ? ? ? ? ? ? ? ? 父親篇
? ? ? ? 父親是木匠,農忙時種田,閑時就幫鄰居們打家具。他總是待在屋子里默默工作,一年到頭也不說幾句話,久而久之也沒人愿意聽他說話,他對什么都不反駁,仿佛人人對他都十分良善。
? ? ? ? 對父親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脊梁,他手里總是拿著刨子,低俯著身子刨木頭,脊梁上的衣物常常濕了大半。有時看著他勞作的背影很心疼,會很想給他遞杯水,陪他聊聊天,但父親永遠只有一句話:“你別吵,讀書去!”
? ? ? ? 很委屈,就那幾本破書,讀什么讀?
? ? ? ? 小升初時,班里的大半學生都不讀了,又讀了兩年初中,村里的同學一個都沒有了,只有我孤零零地騎著破自行車穿過熟悉的道路,卻彷徨我的道路在哪里?
? ? ? ? 偶然聽見父親對母親說:“在工地做木匠,冬天站在樓頂風口里,全身都凍僵了,好幾次都很危險,以后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不要吃這樣的苦。”
? ? ? ? 接著我被送到縣城讀書,壓力很大。以前在村里,很容易就考到不錯的成績,但在縣城里,情況卻不那么好了。想起父親的脊梁,想起父親那寥寥的話語,我愿意鼓足勇氣,不斷嘗試讀下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母親篇
? ? ? ? 母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莊稼種得很好。從記事起,就經常被母親趕到田里鋤草、逮蟲子,略長大些,便跟母親一起在田里干活了。母親很酷,她從不要求我學習,她總是提醒我放學要記得喂豬,喂完豬要記得趕快寫作業,這樣才能騰出時間,晚上跟她一起看電視。我想她從未忽視過我的學業,她總是用自己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 ? ? ? 小學二年級時,我連字都還認不了幾個,她就買了《龐中華字帖》《唐詩三百首》《十萬個為什么》《小學生作文大全》給我。雖然她從未讓我練過字、讀過詩,但我確實好像比別的孩子字寫得好些,詩詞理解得深刻些。
? ? ? ? 看過的第一本小說,也是母親扔給我的,是一本縮減版的《簡愛》。這本書間接塑造了我的部分人生觀,使我敢于追求自由、尊嚴,敢于反抗世俗與偏見。
? ? ? ? 母親也逼我讀過書的。我說話晚,還有點口吃,講話的速度總是跟不上腦子的速度,母親有時會罵我,有時也會跟我一起想辦法。她買了很多帶拼音的寓言、童話故事書,讓我讀給妹妹聽,如果妹妹聽不懂,就讓我盡量給她解釋。等我上中學時,已經很少有人發現我其實有點口吃了,而且因為能講比較流暢、標準的普通話,還代表學校參加過演講比賽。現在偶爾還是會口吃,但我不再覺得口吃是我的缺陷,而是主觀地認為口吃成了我個人魅力展現的另一種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姐姐篇
? ? ? ? 姐姐在一家國企做管理工作,她既吃苦耐勞,又聰敏睿智。她總是能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質,事倍功半地完成工作。
? ? ? ? 姐姐時常出差,但無論去那里,她都會帶上一本書。剛工作時,她讀很多管理類書籍;快生孩子時,她又讀了很多育嬰類書籍;現在她竟然開始每天帶著單詞本,學起英語來了。
? ? ? ? 我很好奇,問她:“你英語又差,又不出國,工作也用不著,你背什么單詞?”
? ? ? ? 姐姐說她打算考研究生,正因為工作多年,英語基礎又差,所以要早點準備。她說她已經想好了,一年考不上,她可以考兩年、三年,十年都行。她現在有了孩子,她要讓孩子以她為傲,如果她讀了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她的孩子好意思不讀嗎?
? ? ? ? 時至今日,家里的幾個孩子雖然都不算聰明,但也都讀了過得去的大學。我也依舊蠢笨,偶爾還是會覺得人生艱辛,但在空閑的時候讀本好書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 ? ? ? 每年春節時,家人互贈禮物,有人抱怨衣物不合身,有人抱怨蛋糕太甜膩,卻沒有人抱怨自己收到的書不好看。一本好書總會讓大家忽然之間有了共鳴,變得親密起來。
? ? ? ? 現在父親不再呵斥我“讀書去”,母親也不再憂心我會口吃。昨天還聽到他們商量要存一筆錢,用來供妹妹去讀研。姐姐在照顧外甥時,偶爾還是會背一兩個單詞。我不知道家人的夢想會不會實現,但我知道,我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踐行著“讀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