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我焦慮得頭發都掉了》
設想一下,走在山路上,一邊是懸崖,即使天氣很好,你也會選擇靠近山體的那邊,因為擔心自己會不小心掉下去。這種擔心就是一種焦慮,但它卻可以幫助我們檢測和規避危險。
科學研究表明:焦慮,其實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和快樂、悲傷一樣,我們要學會坦然接受這種情緒。
001 因上努力
明天就要去面試了,晚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總是擔心自己會犯錯。這時可以先嘗試回想自己的準備過程,從客觀層面查漏補缺。比如看看第二天穿的服裝是否準備好,要求遞交的材料是否齊全,起床的鬧鈴是否設定好。這一步做好了再回想下以前的面試經歷,從主觀層面投射到類似的場景進行模擬練習。
如果通過這兩步的梳理,你的答案是yes,就放心睡吧。因上努力了也就沒有遺憾了。也許有人會說,我以前沒有換過工作,沒有面試經歷怎么辦?那不妨想想從小到大你是如何一路過五關斬六將,通過各種考試到今天的。作為非常善于考試的中國人,面試不也是眾多考試的一種么?
應對焦慮秘籍一——現實地看待事物
002 果上隨緣
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看到對方總是各種好,反觀自己卻是種種缺點。于是你開始焦慮,想要改變,總怕自己不是對方的理想型。結果卻是你越焦慮越做不好,開始只是有一點不自信,最后就演變成了患得患失。而真實情況是,喜歡你的人會因為你的優點包容你的缺點,不喜歡你的人你就是全才也沒有用。
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不符合對方的期望,該做的努力都做了,就要學會果上隨緣。也不要害怕回想,感受自己心中焦慮的那個點,試著想象如果都發生了,結果是否可以承受呢?如果能承受,自然就不會焦慮了。最怕就是故意逃避,人都有逆反心理,越逃避,越想起,越想起,越焦慮。不妨告訴自己:也許不是你不夠好,可能是他瞎吧。
應對焦慮秘籍二——放開控制
003 與自己和解
比起成功,失敗出現的概率更大。我以前很較真,一件事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會很焦慮,要反復琢磨,如果琢磨不出原因,心情就會非常不好。
轉變來自于積累寫作的素材庫。在這個過程中,讀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慢慢覺得,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看結果大不同是非常有意思的。后來每次焦慮時就會把這種焦慮感編成段子講給自己聽,加之我是個笑點低的人,笑過后也就覺得不過如此吧。
應對焦慮秘籍三——擁抱焦慮
很多時候,事情發生時我們都會覺得天要塌下來,到最后其實常常一笑而過。
聽過無數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那就隨著心意任性的走吧,走累的時候再安營扎寨,或者永遠也不。別回頭,也別猶豫,太急沒有故事,太緩沒有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