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次咨詢收獲:
1在一個系統里,父母做的越多,父母越強大,孩子就做的越少,越弱小,就做的越少,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2目前我不做什么,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現在孩子的任何事,好像我都是走在孩子的前面,我要退后n多步,從孩子的世界里撤出來。
3允許—允許孩子如其所是,允許所有事情的發生。發生事情要積極應對,合理化解。放下對事情的期待。有期待就會有擔憂,有糾結,有害怕。擔憂、害怕什么就喂養了什么,所以期待就是詛咒,擔憂就是詛咒。
4做老師的自動化的挑錯、講道理,是我的職業養成的壞習慣。有點自以為是,缺乏謙卑心態,缺乏敬畏,缺乏對事情的客觀認知。
5“死去原知萬事空”——一個人向死而生,常常會弄明白很多事情,會追求生命的本質。
250次約練收獲
1給孩子孩子談話,要關注正向。父母對孩子往往有擔憂,那么我們就把擔憂轉換回正向的語言,轉化為希望。與孩子說話,負向轉正向語言,能給孩子力量和支持。聊天時多邀請孩子談她的感受及她高興的事。
2孩子離開我,我內心肯定有孤獨感。但我好在有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做。我更希望孩子能夠走出家門,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
《建構解決之道》P353—356
《走出劇情》P230—235別讓童年的標簽定義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