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有沒有因為一句無心的話語戳傷過別人的軟肋,有沒有因為感情上的優柔寡斷傷害過別人的真心,有沒有因為一時的沖動帶給過別人痛苦。
? ? ? ? 我們常常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傷害過別人,也受到過來自別人的傷害。我們在有意無意中做過許多錯事,難道我們是一個壞人,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混蛋么?我想不是的,每個人本性都不壞,人之初性本善,只不過我們會常常在種種原因的驅使下做出一些讓自己后悔的錯事。
? ? ? ?善人心中也會隱藏一個惡魔,惡人靈魂中也活著一個天使,我們沒辦法僅僅用一個好或者壞來定義一個人。很多人犯錯往往是因為年輕,因為年輕,心性不定,所以喜新厭舊,所以喜歡嘗試不同的生活狀態,所以容易感情用事,所以喜歡身邊有眾多異性朋友環繞,所以在發生一些事情的時候驚慌失措,無力承擔,不敢負責,索性逃避或者破罐破摔。隨著我們的成長再回首,總有諸多遺憾,我想每個人都會有后悔的事情,想著當初的某件事如何處理會更好,當初和某個人如果換種方式相處也許不會漸行漸遠??蓻]辦法,大學生可以輕松地解開小學的難題,可你沒辦法再回到小學。任何事情一旦此刻發生,下一秒你只能盡可能彌補,卻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不管曾經犯錯的原因,不管曾經多么不成熟,但是我們都無可避免地做過一個壞人,在一些人心中留下一個不可磨滅的印象和傷痛。也許我們還有機會去彌補,也許根本沒有機會去彌補,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帶著遺憾往前走。
? ? ? ? 八歲時你可能和班上同學一起孤立嘲笑過一個家境不好學習不好邋里邋遢的同學;十六歲時你可能毫不留情地拒絕過一個滿臉痘痘的人對你的表白;二十歲你可能因為厭倦因為有了新的目標,不顧戀人苦苦挽留選擇了劈腿;二十六歲的你可能因為自己早已世俗的緣故狠狠嘲笑過好朋友的夢想,然后你們漸行漸遠;三十歲的你也許某天因為工作上的不順與另一半發了脾氣,把家里砸得一片狼藉;三十五歲的你可能在難得的周末只想休息,對與孩子游樂場的約定食了言,想著孩子不會記恨,下一次再說。四十歲的你因為忙著應酬,幾次三番推掉了父母喊你回家吃飯的電話。
? ? ? ? 可是,可是,那個八歲被你嘲笑的同學因為長期自卑抑郁,他的人生一直被陰霾籠罩,郁郁不得志,直到終于遇到一直鼓勵他的人。那個十六歲你拒絕的人,一直不敢再去表白,直到他的痘痘逐漸褪去。那個二十歲被你劈腿的戀人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相信愛情,自暴自棄,直到終于遇到一個真心相愛的人才走了出來。那個二十六歲被你嘲笑夢想的朋友,因為沒有人支持,沉睡于庸庸碌碌的人生,直到有一天他茅塞頓開,重拾夢想。三十歲時你傷害過的另一半,流著眼淚收拾好一地狼藉,怨恨自己不能為你分擔家庭壓力而夜夜失眠,直到你們的日子開始好轉。三十五歲時多次被你爽約的孩子只好編了一篇和爸爸一起去游樂場的作文,看著別的孩子興奮地講述過山車的刺激,很長時間郁郁寡歡,直到你終于有時間帶他去了一次游樂場。四十歲時好久沒見到你的老父母總是愛發呆愛胡思亂想,一日三餐胡亂對付點,直到你終于帶著家人回去吃了頓飯才喜笑顏開,燒了一桌子兩頓都吃不完的菜。
? ? ? ? 后來,后來,隨著年歲的增長,你開始懂了很多,你回老家偶遇八歲時那個總被嘲笑的同班同學,他居然主動和你打招呼,看起來氣色很好,你忽然很想跟他說聲對不起。你聽老同學談起那個十六歲跟你表白的人,說他現在白白凈凈的,越長越清秀,你忽然很想跟他說聲對不起。你上網登上了好久沒登錄的人人,瀏覽動態時發現二十歲被你劈腿的戀人居然沒把你的人人刪掉,現在他有一個很相愛的戀人很美滿的家庭,你忽然很想跟他說聲對不起。你逛街走進一家人氣很旺的小店,竟然發現老板是被你嘲笑過好久沒聯系的朋友,你有點尷尬,忽然很想跟他說聲對不起。某天夜里你起夜的時候卻聽到愛人在衛生間小聲的哭泣,你有些愧疚,忽然很想跟她說聲對不起。有次給孩子整理書包的時候你不小心看到他寫的日記,寫他被你食言的心情,你深感慚愧,忽然很想跟他說聲對不起。下班的時候接到家里的電話才知道父親突發急癥住院了,母親怕影響你工作于是下班才給你打電話,你從醫生口中得知父親的病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了,你恨自己沒有多回家看看關心下父母,你忽然很想跟他們說聲對不起。
? ? ? ? 對不起,對不起,多么沉重的三個字,也許這三個字常常于事無補,但不管被你傷害的人接受與否,請不要吝惜著三個字,尤其是對于身邊人。也許有的人已離你遠去,也許你已沒有理由去打擾一些人的幸福生活,那么就在心底默默對他們說聲對不起,歲月治愈了很多人的傷口,也懲罰了犯錯的人。我們都會犯錯,可怕的不是曾經做錯事,是多少年后依然沉淪其中,越陷越深,你再也沒有回頭。這個世界其實很寬容,哪怕當下你被口誅筆伐,被輿論壓制喘不過氣,但我相信只要誠信悔過,時間會原諒一切。我相信我們的世界嚴格遵循著一種規律,那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悔過永遠不會晚,哪怕是閉上眼的前一秒。
? ? ? ? 犯了錯確實應該被懲罰,但是我們不妨把這種事情交給當事人自己解決,畢竟我們七嘴八舌的指責除了讓事情變得更糟外于事無補,有時候受傷的人更需要安靜地去思考,權衡利弊,回想曾經的種種,思考現在和未來,去做出原諒或者決絕的決定,是非曲直作為看客我們永遠無法身臨其境,我們永遠體會不到當事人的掙扎。畢竟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