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發現,原來我讀完演講的書籍居然沒有做讀書筆記,而且更可怕的是,我居然想不起來自己周天讀的演講書名叫什么了!
現在,我不得不面對一個驚恐的事實,我不記得自己之前讀的書里主要講了啥,不管有沒有做筆記,我的記性差到這種地步了?為什么讀書卻記不住呢?不是智齒拉低了我的智商,一定有什么我忽略的地方。除了讀書筆記,我更需要思考、實踐、教別人。
讀《高效閱讀》(紅皮版),這真是一本邏輯清晰、實用全面的好書,包括了準備、設計、技巧、聲音、姿勢、表情、狀態、高危情境等干貨,并舉了很多栗子,語言簡單淺顯,廣大想學演講的朋友尤其是新手選擇它再合適不過。
不過,我不是全部都讀了。在翻看目錄的時候很清晰的圈畫出想讀的章節,然后速讀尋找是否能解決我的困惑,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和個人感悟,分享給你,希望2018我們一起堅持讀書,找到幸福。
1.為什么要在準備上花時間?
你需要知道為什么要說這些話,如果身處領導職位,也許你每個星期要接觸好幾百人。如果不準備,你很可能會想當然的只談論自己想說而非聽眾需要知道的內容。如果你沒有換位思考聽眾的需要,那么你的努力可能只獲得很少的回應。我們每個人平均一天說的7000個詞語中,可能鮮有產生影響的詞——只因你沒制定好策略。
你可以將演講活動比作一次晚宴。你邀請人們參加晚宴,肯定不會等到他們來了之后才打開冰箱看里面有什么東西。如果你是一位好客的主人,那么你會花時間思考客人的情況:誰會來?什么時候來?準備哪些菜合適?你不只是準備一頓飯而已,你還在為客人提供一種體驗。為了這次晚宴,你需要考慮下列因素:有多少道菜?準備什么酒?如何以極好的甜點結束晚宴?答案都在你準備的過程中。
演講溝通也是如此,你需要做三個準備:你想要獲得什么?為什么聽眾要關注?你要傳達的信息是什么?
2.帶著目標去演講。
一次有效對話可能會產生的三種結果:
(1)聽眾熟悉你的觀點并轉換了心態,即你帶給她了新啟發。
(2)聽眾有了新的決定。
(3)聽眾采取了行動。
你的演講目的是什么呢?回答得越具體越好。
3.從聽眾出發去準備。
你說的話對他們來講有什么厲害關系(有什么價值)?他們會收獲什么,失去什么?它為什么重要?跟聽眾有什么關系?能解決她們的實際問題嗎?是不是她們感興趣的,能不能讓她們興致盎然?
4.開場——一句話引起聽眾最大興趣。
請記住這一點:在告訴聽眾聽你講話的理由之前,他們是不會在乎你說什么的,他們在乎的是自己的事情,你的開頭要足夠吸引人,他們才會感興趣,首先,要思考,你說的內容對他們有什么意義?
開頭——出眾、干凈、利落。
(1)要掌握好“我”與“你們”的比例,講話中用一次“我”,就要用十次“你”。
(2)七秒法則:在聽眾決定是否聽你講話之前,你只有七秒的時間可以利用。
(3)可提出問題,或者讓聽眾感到震驚,坦白自己的缺點,運用想象這個詞。
(4)報站:告訴大家你的演講有多長,演講板塊安排,關于提問互動環節的規則。
5.大腦一片空白時,改變身體姿態,比如喝水、調整麥克風、后退一步再往前走一步,深呼吸,看提示卡,表情放松,微笑,關注能激發積極情緒的事物,使自己興奮起來。
電話會議要做的準備:
1.指定路線圖。例如:會議需要一個小時,我先用15分鐘陳述我的發現,然后每個人有五分鐘的時間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后15分鐘共同討論并做出最后決定。
2.分配角色。
3.制定開會規則。不得保持靜音并積極參與,提許多問題,并堅持得到大家回應,在會議中進行互動。
4.重大問題列一張清單。
以上,就是我從《高效演講》這本書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收獲:為什么要在準備上花時間,帶著目的去演講,從聽眾的角度出發,設計好開頭以及電話會議注意事項,希望對學習演講的你會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