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曾經因為要堅持一些事情過分為難過自己,逼自己早起呼吸新鮮的空氣,逼自己坐在擁擠的教室使勁的學習,而這些所謂的逼迫,也最終被自己起義推翻,還原到最初的狀態,(小沫好奇大家四不四也是這樣)無恥的我編找借口給自己開脫,并常常安慰自己,堅持便會讓自己和同伴脫軌變成異類,所以還是人云亦云罷。
?
? ? ? 說起堅持,小沫的腦海里面突然浮現出這樣一個人,他習慣踩著泥濘的土地,在太陽剛升起來的時候,便自然翻身起床,眼睛炯炯的盯著那剛泛起白光的遠方,于是,他便癡癡的狂奔,一奔就是好多年,中間,有無數看笑話的人不停的譏諷他,可他不在意。這個人就是我們常談到會嘲笑的阿甘。仔細想想看,阿甘值得我們這些所謂的聰明人嘲笑嗎?
? ? 甘是這樣一個人,一直堅持自己所做,一直奔跑在路上,不屑任何人,別人笑就笑吧,(我是異類)我走自己的路,又何懼他人眼色呢?
? ? ? 他愛妮也是如此,妮是他的青梅竹馬 ,成年后的妮不停換男友,私生活相當混亂,外面的人經常在甘前碎語道:“你的妮又和哪個風流的男人在那里粘著,妮又被睡了”,話語總是一成不變的很毒很爛。
? ? 每每聽此,甘心如刀絞,眼球里總是充滿眼淚,但他無法改變,他能做的是依舊一成不變的愛她。那些抬頭閉眼的能耐人,自視自己能洞察世間事,總以自己所見勸別人放棄的人,最終也沒能說動甘放棄。妮感動了,陪了傻傻的甘一晚,也許不是那么喜歡,但我猜想那個后來肯叫甘“爸爸”的孩子或許是真正承認了甘的身份。(小沫總是只言片語,或許真相不是這樣,看看就好)。
? ? 或許是受了甘的某些啟發,我異常的佩服那些一直堅持干一件事的人。
? ? ? 曾公,就是其中一個人。梁啟超曾經這樣評價他;“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才,歷百千艱阻而不搓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貞之以恒……”可見,梁對曾的恒極為贊賞佩服。
? ? 曾的一生有誠,但他的恒更吸引我。(一個人總是缺啥羨慕啥,想想四不四這樣。)
? ?
? ? 曾在入仕之途中和古代一般讀書人大抵一樣,經歷了十年寒窗苦讀,之后便跋山涉水,背著書筐行走在京的道路,中間一驚一波折 ,但雖是如此,依舊好多人名落孫山,最后被逼的扛起鋤頭回家種田的凄涼下場,而曾和一般讀書人經歷的磨難一樣,但結局卻不一樣。
? ?
? ? ? 7年鄉考只中秀才,而且倒數第二,勉強入圍,而后,憑借滿腔熱血,堅持不懈之精神,最終獲得賜同進士的名分。但他依舊無法進入翰林院。于是曾公亮出他取勝的招牌,日日求友向穆彰阿進呈自己的文章。
? ? ? 穆大人是何等人物,掌握朝中大政,豈會低頭抽空去看曾的文字。可是,他最終屈服了,曾像瘋了一樣,日日呈奏,試想想,面對這樣一種無休無止的堅持,誰還忍心像魔鬼一樣將人拒之門外呢?
? ?
? ? ? (畢竟人心這東西是肉長的),誰又說不是呢?
? ? ? ?
? ? ? 上面說到,曾瘋了,是真的瘋了嗎?別人勸他放棄時,他搖頭一拒。別人謂他不識顏色,愚不可耐。可誰也曾真正明白,那時候的他,眼里只有恒一字,也正因為恒,讓他在之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 ? ? 小沫有點淡淡的憂傷,自己常常是那個所謂的能人,看形勢有變,就樂于滔滔不絕耳,不停勸他人棄之,另劈新徑,而對于自身,也恐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其實是借口)放棄某些要不斷堅持,才會見到曙光的事情。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種結果,小沫在平凡普通中屢屢失敗。
? ? ? 寫之僅希望大家以小沫為戒,以后不要以己之見打擊別人,嘲笑別人,畢竟這也不是一件高明的事。
? ? ? 別人走的路就讓他自己摸索,他們堅持自己的事業,不問收獲,只為耕耘,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贊揚的事情。
? ? 小沫會默默的為一直堅持干一件事的人點贊。期待你們乘風破浪,博得彩頭。
? 堅持成為一枚“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