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場這樣的對話
突然,我和她說,早上起來寫點東西吧。
前幾年,都是陸陸續續自己在寫,至于寫得好不好,這些都是不相關的。
如果想知道寫得好不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出來。
所謂的分享,首先是公開發表,
她說,好好好。
我說,每天寫1500字。
她說,每天寫800字。
我們不從嚴肅的話題開始,
從我們最熟悉的話題開始。
我說,文章發表在哪里呢?
她說,你的定位是什么?
我說,每天在一起,不是知道我最擅長的嗎?
她說,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其他人怎么會知道呢?
我說,不是旁觀者清嗎?
…………
就這樣把天聊死了
2 我正在努力碼字中....
她盯著我。
我說,別看我!
她說,害羞啊!
我說,是的,碼字的時候最真實。
我不喜歡把真實都暴露了。
人們往往喜歡隱藏最真實的自己,
只有在獨自狀態下才是最真實的。
寫作是一種非常獨自的狀態,也往往最真實。
3 果敢的決定
生活中經常會做出一些決定。
比如,我說每天要更新1500字啦。
寫1000萬的過程中,發現寫得越多越有主題。
然而,寫得多的人往往會關注自己,
我希望跳出來,寫更多周邊有趣的事。
我還說,寫1000萬之前,不要公開發表。
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寫得更加真實;
壞處是,寫得更加馬虎。
發表的東西,總是要認真的,
自己看的東西,可有可無,
甚至一個句子都表達不完整。
生活中一些小事也是需要果敢的決定,
她說,今天要不要帶飯?
我在看秀米和i排版的編輯器,
以前寫文章從來不考慮讀者的閱讀感受,
現在要考慮的,感覺還是不在一條線,
排版要考慮,似乎不是重點。
內容才是重點。
我想嘗試不同的風格,
想著想著,問題忘記了。
她說,“要不要帶飯?”
我想了想,帶飯!
果敢的決定!
4 下雨的時候
她說,我很喜歡下雨的時候。
我可不喜歡。
她說,雨水打在屋頂的聲音很好聽呀!
我說,似乎很吵的樣子。
她說,睡覺的時候下雨更有味道呢。
我說,睡覺下雨不是更加睡不著。
下雨天,一般哪里都不去。
有一次不一樣,打著雨傘,
在廣州大劇院,花城大道。
想寫點東西,計劃寫一個小時,
后來靈感不錯,寫了一個全程寫作馬拉松。
撐著雨傘,下雨的時候,寫一個全程寫作馬拉松。
雨天,
跟思念沒有關系。
雨天,
跟弄濕衣服有關。
雨天,
帶上雨傘,
就沒有思念。
為什么帶上雨傘就沒有思念了呢?
我說,有了雨傘,要去哪里都可以。
不要等人來送傘。
沒有雨傘的時候,就有思念。
思念的是:誰來送傘呢?
雨天,你在思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