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1

王書成散文作品欣賞展讀(42)

[散文欣賞]

追尋年味

作者/王書成

日月輪照,時光匆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春風柔和,春雨如酥;看蔦飛草長,江岸又綠;夕陽斜照,繽紛飄零,流水向遠,蜂舞蝶忙。當頭頂上的雷鳴,滾動著驟雨急風,碧綠的盛夏里,人們在龍舟競渡中看麥浪翻滾,熱烈與奔放成了生活的主格調。這樣一路走去,驀然間,是蟬鳴摧去一葉梧桐,零落為塵;秋風瑟瑟,我仰望長天,是仲秋星空里的一輪明月,使我頓生悵然,心中陡然泛起了家鄉的茅屋炊煙;夕陽途短,勾起了對年來將盡的一絲茫然。于是,淡淡的鄉愁,油然而襲上了我的心頭。思念如熾,情懷若初,慨嘆又一個歲月的更替:在潛意識中,漸漸產生了對年味的深沉追尋!

陽歷元旦過后,往昔的掛歷,不得不放置在角落里。在新掛歷被翻開的那一瞬間,金豬亮相,我急不可待地查看春節的時日,驚艷由心而動:又是一個華年!

時光的列車,通過臘月的隧道,在漫天風雪中,飄著八寶米粥的香味。三五密友紅爐煮酒,縱論人生,幾多感慨,幾多興嘆:“年來了,年來了”!于是,春節的喜氣,新年的味道,就在這粥香和著酒香中,升騰起來了!

在上世紀物質貧乏的六七十年代,對于年的想望,充盈著吃好,穿好,玩好的憧憬。同時,也使親情夢繞魂牽。于是,就把這些美好的希冀,用春聯,鞭炮,燈籠體現出來。無論日子是多么艱辛,遵循“能窮一年,不窮一節”的古訓,也要把過年的物品置辦齊全。人們相見總要恭問“年貨辦好了”?以致敬賀新歲,年年喜慶。而我的老父親,也就不遺余力地盡其而為之,年的味道也就飄散開來了!

在過年的味道里,肉是少不了的。過了臘月二十,村子里殺豬宰羊是件十分喜慶的事,看熱鬧的人們簇擁而至,圍觀助興,宛若戲臺。專事殺豬的師傅,早早起床,備好刀具,支好門板,安上大鍋,燒開沸水。早有幾個幫忙的鄰人,把豬捉住,放倒在門板上,眾人按捺住豬的四肢,殺豬師傅手拿長約二尺的過心刀,對準豬咽喉,猛力刺扎下去,直穿豬心。血濺而出,流入事先備好的盆子里去。待到血流干涸之后,師傅在豬腳處割開一個小口子,用鐵條穿通至豬全身,用嘴對著開口猛力吹氣,幫手們用棒搥擊打豬身,豬皮也就漸漸鼓漲起來了。扎緊氣口,把豬放進開水鍋中沸水淋湯,用薄鐵片或海泡石脫去皮毛,把白凈的豬身懸掛在肉架子上,開肚剝腸后,一劈兩半,就開始分肉了。

那年頭,人們喜歡肥肉,尤其是豬肋處油厚的地方。主人家按照事先約定好的斤兩,由師傅一刀一刀割開,沒多大功夫,一頭大肥豬就分割干凈。當然,師傅的酬謝是約二三斤的“頭道槽”肉,血肉淋漓,揮手道別,揚長而去。

酒,之于年味,是五味雜陳中最具情意寄托的啊!草民百姓,喝不起“茅五劍”,也不知“杏花村”,但自己用小米二曲釀造老黃酒,倒還是家家必備的佳釀。早在八月中秋時節,谷米熟了,老父親就揀挑那些沉甸甸的谷穗,搓成米粒,在秋陽下爆曬。到了五谷收藏宿畢的初冬時節,把谷米泡上一兩天,放到大鍋里煮成米粥,放涼到不湯手的溫度,放入二曲, 原生酒糟作酵母,盛在陶瓷甕里,加蓋密封后,藏在灶臺后面的柴草堆里,二十天過后,就有酒香溢出,淡淡的清香,使人懷念年來的時光已經不遠了。待到臘八節后,打開甕封,僅憑嗅覺就知道,一甕好酒可待尊客了。

春節期間,遠方客人駕臨寒舍,真的是雪盈寒窗,梅映西墻的時節,家中老爹燃起紅泥小爐,櫟木紅炭烘烤篩酒壺,滿屋酒香飄溢。幾杯下肚,豪情,親情,友情油然而生,賓主相依相偎,縱論世道艱辛,共話滄海桑田,輕若飛鴻,宛若神仙,令人如癡如醉!

春聯,在那個年頭不是商品,只能

是村子里能寫一手好毛筆字的文人作品。臘月二十六日后,家鄉村子里名叫固子的文化人,就把文房四寶打理修整,端坐在堂屋正中的小桌前,執筆在紅紙上書寫春聯。不太考究的人家,就讓固子隨意按書上的聯句書寫。而那些講究希冀的人家,總要讓固子因意而寫聯句,諸如“福祿壽三星高照,吉祥瑞一體同春”,“春種滿田皆碧玉,秋收遍野是黃金”之類的聯句,很工整,很有文學格調,也很受鄉人們的喜歡。春聯之外,還有諸如“滿院春光”,“出門見喜”,“小心燈火”,“歲交己亥紫微高照萬象更新吉祥如意王宅平安閣家康泰大吉大利”等紅紙喜貼之類,構成了吉慶祥和的春聯文化薀涵。當家鄉的人們從固子處取回滿含墨香的春聯時,才能真實地感受到春節的喜氣,因此而落地生根了!

鞭炮,大概從漢代起,就作為營造祥和喜氣,助興賀禮的工具,相沿至今。到了新舊年交替的除夕之夜,家家鞭炮齊鳴,硝煙騰空而起,噼哩叭啦的響個不停,家底厚實的,有萬字頭的鞭炮,在噼噼叭叭中又間斷雷鳴式的爆響,給人以心頭為之震撼的作用;還有在一陣爆響之后,冷不丁的一聲炸響,同時騰空里飛出多彩的煙花。人們把對于過年的情緒,通過鞭炮的炸響,來喧泄心中的五味雜陳,無論是快樂或憂傷,郁悶或豪放,都可以通過一通鞭炮的震憾,使愁緒得到渲泄,使快樂得以升華。而留在空中的硝煙味,也正是年味里的主要載荷,揮之不去,永駐心間!

年味,從臘月二十三日夜里祭灶王,彌漫開去,日漸濃厚,夢迴縈繞在長達月余的春節過年的程序之中:

二十三,祭灶君。人們用灶火燒作為貢品,祭司灶君。灶火燒是用面團制作的餅子,先在烙餅上烙一陣子,然后放在爐火中燒烤,就成了焦黃色的燒餅,十分好吃。這個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是我家鄉王店的特產,源自于宋,倡盛于明,精湛于清,相沿于今,備受鄉人推崇,史載稱之謂“王店火燒”。老爹在晚飯前把五個火燒擺放在貼有灶君王圖像的案板前,點燃香燭,叩頭下拜,口中喃喃:“老灶爺,我家五口人,人丁興旺,誠敬老灶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太平,保佑我全家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然后,屈膝彎腰作恭送狀,至大門外,掛上紅燈籠。此時,過年的序幕就拉開了。

二十四,掃房子,就是要把屋子里的各地方,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地除塵潔凈,使屋子干凈衛生,井然有序,并鄭重告介小兒女,不必多言多語,對于那些含誨禁忌的言語,不能說,否則,要挨打的!

二十五,和酵母。就是做蒸饃用的酵母。這天早飯后,妻子把玉米面攪和成稠面糊,蒸熟后,伴上大曲,二曲,搓成顆粒狀,煨上熱氣,讓其自然發酵,一兩天后,就成了上好的酵母了。

二十六,做豆腐。那些年的豆腐,要自己做。頭天晚上,把黃豆泡上,早飯后,把泡豆放在畫磨上磨,豆漿從磨道里涓涓流淌到事先備好的盆子里,用布兜把豆漿過濾后,放到大鍋里煮沸,用酸漿水點鹵后,就凝結成了豆腐乳。用布單包起來,上面壓上沉重的石塊,待涼后,就成了沉甸甸的豆腐塊了。

二十七,殺紅雞。那年月,家家戶戶都養有雞鴨鵝什么的,其中的大紅公雞是少不了三兩只的。它的主要作用是打鳴報曉,另外是做佛事還愿用的。例如,祈許兒子能考上大學,就許下一只老公雞,待到臘月二十七日早飯后,把大紅公雞捉住,在祭壇上拜了又拜之后,用利刃把雞脖子割斷。但是,公雞命長,還要掙扎撲棱好長時間才會倒下。然后用開水沖淋后拔去羽毛,開肚剝腸后就成了待煮的白條雞了。

二十八,面團發。就是和面蒸饃炸油饃。由于過年時客人多,而且走親戚也是拿著饃去的。所以,蒸饃的量很大,一般的人家,八丈鍋要蒸三到五鍋約200多個饃。這其中要有棗卷饃,它是用棗裝飾的饅頭,重約半斤,是給長輩人吃的。下油鍋炸油饃,是一件莊重而嚴肅的事兒,婦孺都要遠離,更不能說“油少了”,“起不來”之類的話。在炸油饃的過程中,掌鍋在翻動油饃時,要不停地說“翻身了”,“起來了”之類的吉語。

二十九,捏鼻兒。“捏鼻兒”就是包餃子的意思。鄉下人包餃子,講究一點的人家是蘿卜絲羊肉餡,厚實的人家肉多一些,蔥,姜料多一些。量要保證全家人在除夕夜和初一早上兩頓飯量。

三十,躬揖。就是說,三十這一天要鞠躬,叩頭,作揖。在這一天,有兩件事要做:一是祭祖,三十早飯后,貼好春聯,帶上貢品,火紙,鞭炮,到祖瑩地燒香祭拜列祖列宗,叩頭,禱告,以告慰先祖,面對先祖英靈,訴說對家道興旺的計劃與希冀,并勉勵自己努力奮斗!二是熬年。即在除夕夜里要拜訪鄰居親友,對于年長和高輩份的人要敬拜問安,在一起述說家常話,伴其熬歲至夜半。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禮儀道德。

對于孩子們,除夕之夜,是歡樂的時光,同齡的孩子們相約在一起,在村子里東跑西竄,哪兒熱鬧上哪兒去。手里提著一盞紙糊的燈籠,口袋里裝著星散的鞭炮煙花,走著放著,或者在鞭炮紙堆里找尋落下的鞭炮,彼此呼喚著呢稱或綽號,騰動往復,游來蕩去,猶如馬隊疾奔,成為除夕之夜的一道亮麗風景,同時又彰顯出一代新人的敏銳剛毅與英俊灑脫,使家鄉村莊里升騰著生活的夢想與希望。

追尋年味,并不全是所謂的馨香與

喜氣,而是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里,人們賦于年的渴望與祝愿;在精神追求與客觀現實中,通過人們辛勤的勞動,充盈著熱望與期盼;在享受物質豐盈的同時,也在享受思想豐滿的精神大餐,這就是真正的年味!雪白與梅紅相映成趣,希望與奮斗互為依存,在裊裊炊煙中升騰開去,永無飄散!

追尋年味,是為了讓今天的人們,思想豐滿起來;追尋年味,是為了告訴未來,夢想會繽紛多彩!年味,除了原生態的酒肉馨香與衣著鮮亮,還有對于夢想的超然與追求;承載著對生活的希冀,走向明天那個清晨的輝煌。讓漫天霞光,春風蕩漾,為新年披上華麗的盛裝,驚艷了歲月,驚艷了時代!驚艷了夢想!

(@書卷清純20190207傍晚于河南內鄉)

作者簡介:王書成,網名:@書卷清純。數學本科學歷,中國數學學會會員,河南省高中奧數優秀指導教師(退休)。對數字符號致情致性,對文學作品情有獨鐘。河南詩人,網絡文學作家。言詞清麗婉約,通透哲思靈慧!一生不羨富與貴,萬卷詩書喜欲狂!為心靈與讀者契合,文字與讀者共鳴而勤筆不綴。

微信號:wscheng0603

郵箱:1102082755@qq.com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983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772評論 3 422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947評論 0 381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201評論 1 315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960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350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40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54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104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914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08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64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34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753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007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83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106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二十一世紀舊體詩詞風騷榜 上榜絮語: 對于青紫衣冠用個拾字,欲拒還迎,欲迎又不屑,味道無窮。 七律?雜題 ...
    張成昱閱讀 1,405評論 10 72
  • 你,曼達拉等等進行群體,你有些會員可能之前沒有接觸過,進行,還有些會員可能對進行,有興趣,有一些了解,我的女是哪種...
    一然之耕耘此心閱讀 313評論 0 0
  • 知秋 “把理想照進現實里。”我知道并且照做了,然后發現事情沒有好很多。 我一直喜歡的廈...
    知秋822閱讀 177評論 0 0
  • 7月3日起,西安市國土資源系統對藍田縣移民搬遷戶的精準核查和政策宣講已歷時三天,藍田縣工作分組240人,10...
    小恒星001閱讀 845評論 0 0
  • 64
    紅昔昔閱讀 90評論 0 2